这个过程隐秘又不会引起任何波动,因为那些带军之将正在大牢里噼里啪啦呢 。
这就是赵明举。
他永远能在最合适的时间段,做出最合时宜的事情来。
沿途官员被清洗后,大军通行更加顺畅,而渡口码头的运行也更加快速统一。
十五万左路军快速通过北朱河,随后向塔山关行进。
随后右路军到达码头,但此时码头的人手不够用了。
所以在赵明举将此事上报老帅刘策后,抽调自东海道的五万军留下,负责协助转运使赵明举 。
西南抽调的五万军渡过北朱河,前往百里之外的塔山关和左路军汇合。
最后是中军二十五万大军。
这其中就有十五万来自定远道,但二十五万大军同时渡河难度太大。
老帅刘策当即下令,十万来自帝都禁军大营之军垫后,十五万来自定远道大军先行渡河。
塔山关两侧为悬崖峭壁,两山之间有宽约三丈之路通行 。
这条三丈宽的通行之路足有十余里长,关隘就修建在这条路的中间位置。
此处地势狭窄,就算人数再多也排不开阵型,典型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
申千度率领十五万江南卫来到塔山关扎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