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一百零一章 科举揭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一章 科举揭榜(3 / 4)

不急!”身后又传来另一人的话语,正是河间郡王李孝恭与江夏郡王李道宗。

这两人走在一起,显然就是要蹭饭的意思。

李孝恭道:“老夫都想不起来,上一次在东宫陪着他老人家用饭,是什么时候了。”

李承乾安慰于志宁道:“先去东宫用了饭,再去也不迟,一起吃点。”

于志宁点头道:“也好,但请殿下用了饭,去处理用度。”

房相与舅舅并没有朝着东宫而来,李承乾回头看去就见到他们两人被太监领着去了武德殿。

多半还有要事要商议,身为太子距离朝中的核心还有距离。

房相会悉心教导,舅舅对东宫也是能帮则帮。

可一旦涉及皇帝最权力中心的秘密,这两位都是闭口不谈。

该说的会说,不该说的也绝对不会说。

毕竟东宫太子没有坐在大唐宰辅的位置上。

又或者是这一次科举揭榜了,皇帝还要关注世家的反应?

说来说去,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这世家树大根深,它们就像是埋在地里的塑料袋,经久不衰。

为此,父皇从登基之初,想要施行科举便站在了世家的对立面。

当然了从家国社稷的角度来看,身为大唐的太子除了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还要正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事。

如果父皇不愿意向世家挥动屠刀。

当太子的还能怎么办?

只能争气再争气了。

东宫早已准备好了午饭,马上就要入夏,东宫的饮食近来清淡了许多。

崇文殿内,李渊还是一如既往钟爱茶叶蛋。

李孝恭与李道宗吃着面条,三两口之后便满头大汗。

一边吃着饭,李承乾听着于志宁说着现在朝中的用度的情况,因褚遂良将银钱先给了吏部,而后又给河西走廊送去了一万贯钱饷,导致工部那边用度紧张,礼部错过了谷雨时节的祭奠。

李孝恭道:“您老近来身体如何了?”

李渊道:“戒酒之后,睡得着了,伱们也该戒酒才是。”

李承乾颔首道:“皇叔有空去找孙神医也看看身体。”

李道宗道:“兄长确实该去看看。”

听着一言一语地劝说,李孝恭吃饱之后便离开了。

李承乾跟着于志宁也离开了东宫,去了中书省。

这里依旧忙碌,太子刚坐下,朝中各部需要钱粮调度的奏章就堆放在了眼前。

与褚遂良办事方法不同,太子殿下先将眼前的奏章分类整理,而后开始梳理账目。

这是太子的习惯,凡事要整齐有序,有条不紊。

而后拿出一个算盘,开始安排朝中用度。

中书省内人来人往,李承乾敲打着手中的算盘,专注处理账目。

随着太子批复之后,一份份钱粮调度的奏章放出去,朝中各部心里也就踏实了。

算盘是个很神奇的物件,朝中只有两个算盘,一个在长乐公主李丽质手中,还有一个在东宫太子手中。

从晌午一直到黄昏,中书省外排起了长队。

于志宁拿着一份奏章走到中书省门前,朗声道:“御史台!”

当即就有御史台的官吏走上前,他拿过奏章道了一声谢,脚步匆匆离开。

于志宁再一次走了出来,朗声道:“太常寺。”

言罢,太常寺的官吏着实松了一口气,拿着奏章连连道谢。

于志宁走回中书省,又匆匆出来,举着奏章道:“门下省!”

眼看日落西山,中书省门前还有不少人在等着,于志宁又走到中书省门前,对众人道:“今天天色已晚,诸位明日一早再来,太子殿下会连夜整理,还请回吧。”

等在门前的各部官吏这才三三两两离开。

中书省内,李承乾的面前放着一盏油灯,账目铺开长长一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