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声,范载阳转过身,微微蹙眉:“他家确实有个不能说话的孩子……”
叮咚。来开门的正好是杨成闲。
他穿着白色大背心,趿着双拖鞋,手里还拿着一把水枪。
看见来人,杨成闲明显愣了愣,他似乎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
范载阳上前皆是,杨成闲这才笑着招呼所有人进门。
“你们这来的时间也太不巧了,我们刚刚吃完午饭。”杨成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把沙发上的玩具拢到一边。
滕谅坐在轮椅上,在另外一边陪杨成闲的孩子玩耍。
“小朋友,你叫什么呀?”滕谅努力夹起嗓子,放轻声音,尽量不去惊扰到小朋友。
听见滕谅的动静,杨成闲搁下水杯,转头看向孩子,摸了摸他的脑袋,然后告诉了滕谅小朋友的名字:“你叫他小杨梅就行。”
滕谅点头,微微挑眉,低声喊了声“小杨梅”,一直没有反应的小朋友总算抬起眼皮,给了滕谅一个眼神。
然而也仅仅是一个眼神,随后,小杨梅就又低下头,怎么也不可能再有其他反应。
滕谅问:“小杨梅现在是?”
杨成闲叹气,指着电视柜上的全家福,表情无奈:“三年前的那场火灾,小杨梅和家里的狗狗都被关在家里”
小杨梅两岁的时候确诊“星星的孩子”,但是杨成闲夫妇并没有放弃,他们倾尽所有,只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治疗。
为了让小杨梅能够更好地和外界接触,他们向社会有关组织申请了经过专业训练的孤独症辅助犬年年。
小杨梅和年年相处得很好,孤独症的症状也有所缓解,家里人都很高兴。
尽管年年只是一只狗狗,但是杨成闲一家早已把她当成自己的家人。
火灾发生的时候,年年用自己的身体给小杨梅挡住了从高处掉落的碎片,救了小杨梅的命。
但是年年却走了,她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小杨梅的平安。
目睹一切的小杨梅终究是崩溃了,所有的治疗化为乌有,一朝回到解放前。
“小杨梅再也不肯开口说话,我们想过重新申请辅助犬,但是大家都过不了心里那一关。”杨成闲眼眶微微泛红,“年年已经是我们的家人,在我们心里,她早就不仅仅是辅助犬了。”
滕谅一边听杨成闲说,一边帮小杨梅拼积木。
等杨成闲话音落下,滕谅转过头,又问平时小杨梅是怎么和他们交流的。
杨成闲抹了把眼睛,掏出一个皱皱巴巴的小本本,上面还夹着一支笔。
小杨梅不愿意说话,杨成闲索性给他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想说什么都可以在上面写下来。
见状,滕谅抬手,从杨成闲手里接过了笔记本。
他往前翻了翻,在9号上午的那一页,看见了第一次出现的“烧烤摊”字眼。
又往前翻了翻,滕谅看见很多有关“狗狗”的内容,他微微眯起眼睛,把笔记合上,看向杨成闲:“方便看一看你家的行车记录仪吗?”
拿到视频资料,滕谅一行人坐在电脑前,倍速看着视频。
片刻后,黎安忽然按了暂停,所有人都看向了他。
黎安垂眸:“不是巧合。小杨梅在提出去烧烤摊之前,7号和8号两天,无论是送小杨梅去上学,还是接他放学,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有关烧烤摊地址的暗示。”
说着,黎安开始移动进度条,准确地暂停在四个时间点:第一个时间点出现的是被搬运移动的广告牌,上面的图案是一只狗狗,左下角的地址格外显眼;
第二个时间点出现的是一个发传单的大哥,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