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连考察了好几个地方,受灾都很严重,庄稼算是颗粒无收。
现在的一部分难民靠着山上的那点水源存活。
还有一部分就是在等死,吃的已经几乎没有了,但是距离雨季还有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就可能让他们全部死亡。
沈昭颜看着他们瘦骨嶙峋的样子,心里很难过。
但是她发现了一个问题,现在这种状况居然还没有出现人吃的人的事情。
这是她万万没想到的,毕竟之前凌县的情况跟这差不多,但是他们……
晚上的时候,她将这件事事跟霍承渊说,霍承渊只是淡淡的说:“这里被宋玉治理得很好,你没发现么,这里甚至没有凌县乱,虽然城外有很多残忍的迹象,但是城里却没有这么严重。”
“若是宋玉可以做到,为何城外还有这么多等死的百姓?”
霍承渊摇头:“其中肯定有什么原因,等慢慢看吧。”
现在该发愁的是城内的情况,他们的粮草只能十天,就算再砍半,不让他们吃饱,也只能维持二十天。
“二十天会下雨么?”沈昭颜不懂天象,若是不下雨,就还是完蛋。
她今天看了一天,发现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没有储水的工具。
也就是弄农田之间,除了水沟就什么都没有。
从这些沟渠能看出来,他们当初是根本不缺水的。
现在却……
她想的是建造坎儿井,这个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它能保证之后雨季的水得以大量储存,也能保证山上留下来的水得以储存,并且减少蒸发。
干旱的时候,这些水就能保证一部分的庄家的生长。
至于能不能喝,那是之后再考虑的事情。
她跟霍承渊说了这个东西的构造还有原理,霍承渊沉思了片刻,惊讶的看着她:“你为何会这些?”
这可不是一时兴起能想出来的东西,这是一个完整的工程体系,而且要求很高。
不是凭脑袋想想就能有的方案。
他越来越觉得沈昭颜身上好像有什么秘密。
沈昭颜也知道这个不是随便打哈哈就能蒙混过去的。
她只能硬着头皮说:“之前我天天在后街转悠嘛,无意间看见了一本书,上面就写了这个,但当时我没当回事,就看了个大概觉得很厉害,里面精准的数据我也不记得了。”
这话其实还是很假,但至少还有一点可信度。
霍承渊看着她,见她不愿意说,他也没有强求,只是说:“好啊,等回去你去将这本书找来给我看看,这个工程确实能帮到很多人。”
沈昭颜这能先答应。
霍承渊看她暗自松了口气的样子,心里还是很疑惑。
但沈昭颜不愿意告诉他,他就当做不知道。
其实这个坎儿井沈昭颜当年学的时候学得还是很认真的,大致的内容她都记得。
明渠暗渠,井深,坡道斜度她都记得。
唯一模糊的就是不知道在没有水泥的时代,要用什么将这些结合起来。
她用一晚上,根据这里的地形将图纸画了出来,关键位置还做了标记,若是建成了,这个城市基本上只要种耐旱的农作物的话,就不会被干旱影响。
她递给霍承渊的时候还是有些担心:“我们只有二十天的时间,这个水渠能建好么?我怎么觉得不可能呢?”
“我听宋玉说,干旱的这几年,雨季差不多就是在下个月,也就是二十到二十五天之后,我们必须将其修好了,迎接这场雨。”
沈昭颜继续问:“那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