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必须用上我们的电池和芯片,这才是真正的做法。”
陈凌岳认可地点点头,他并不觉得王东来这是在胡言乱语,或者是吹牛。
固态电池拥有这么多的好处,电池行业自然不可能不进行实验,都想要完成突破,好凭此赚取巨额利润。
但是据陈凌岳所知,国内包括国外,在这一方面都没有多大的突破。
虽然个别的实验室,有不小的进展,但那都是疯狂地堆砌材料,完全的实验产品,根本无法量产,不具备多少实用价值。
而他们的实验室,在王东来的亲自带队下,技术攻克速度飞快。
甚至于陈凌岳都有一种感觉,就像是他们不是在搞研究,而是在根据着说明书进行复原实验一样。
进展实在是太快了,研发也太顺利了。
心里如此想着,陈凌岳嘴里却说起了另一个事情。
“固态电池技术,一旦突破的话,是不是要上报组织?”
陈凌岳之所以会这么问,也是因为他太了解这个技术的重要性了。
可以说,只要固态电池的成本能够降低到1元/Wh,那么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就会迎来巨大的发展。
同时,燃油车也会成为过去式,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落下去。
燃油车的用车成本,百公里耗油起步都是6升,平均每公里五毛钱左右,可要是换成新能源汽车,用车成本就能降低到五分每公里左右,甚至是还要更低。
相差十倍,燃油车又岂能不衰落。
陈凌岳懂技术,懂管理,懂运营,也懂大局。
所以才会在这个技术还没有完成突破前,就未雨绸缪地想到,并问出来。
王东来在听到这个疑问的第一时间,就明白了陈凌岳的心里所想,便笑着出声说道:“陈哥果然是聪明人,我就知道让陈哥加盟没有做错。”
“燃油车发展都几百年了,进步空间几近于无,除了外形之外,也就是增添一点微不足道的功能而已。”
“可是电车不一样,人工智能和芯片的加持,可以发展无人驾驶技术,也能将地上跑的汽车变成空中的飞行器,这都是极具可行性的。”
“固态电池一旦完成突破,绝对属于是重大科技创新,到时候,不是我自夸,国内的相关行业会迎来一场地震。”
“这种重要无比的技术,我肯定不会乱来。”
“白头鹰利用科研期刊垄断地位,来收录其他国家的高科技发明技术,这一点,全球都心知肚明。”
“到时候,等这个技术突破之后,我就会亲自向上面汇报。”
“所以,不用担心这一点。”
见到王东来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陈凌岳就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附和地点了点头。
两人的交谈间,丝毫没有把固态电池的研发难度放在眼里,就像是信手可以研发出来一样。
……
王东来在曙光研究室进行研发固态电池技术。
而数学界则是因为唐都交大放出王东来的证明论文而变得热闹起来。
因为,之前王东来在全球数学家大会上面是口述加一部分的文字描述,学术水平高的学者教授,反应快,能够跟上王东来的节奏,理解他的证明方法。
而更多的人则是茫然不知其所以然,又没有准确的文字资料,让他们进行细细研究揣摩。
能用的只是现场录音和写在写字板上的只鳞片爪信息。
要是其他的学者这么做,恐怕早就被学术界一顿乱喷,甚至是会怀疑学术造假。
但是王东来已经证明过自己,加上又有德利涅、丘诚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