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安危都普遍是在本地出仕的。
之前公孙瓒杀鲜于辅的后果开始爆发,麾下如公孙越等人已经和他分兵了。
因为不了解陈群的能力,所以在听到这次事办得不顺利,曹操皱着眉:
“这是怎么回事,刘虞为人我知道的,他不应该会拒绝和我同盟啊。”
于是,曹操就让荀彧继续说。
济南处在平原后方,在北有强敌的情况下,一旦与济南一方交恶,那必然要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
原先以为结盟之事水到渠成,但没想到偏偏就是刘虞认死理。再想到后面还有平青州贼,与陶谦的徐州打交道,曹操就心烦意燥。
总觉得好友宁愿居于囚牢,不愿意脱身,是想为其父的死赎罪。
谁也不会预料到,这股从凉州地挂起的大风,将会给关西朝庭带去何等的变乱。
老曹并不是急功急利的人,交代任务后非要手下立马给结果。事情办不办得好,有种因素在里面,但你办事的态度却要有。
陈群恭敬受教。
但等陈群看了这一次信里的内容,他才终于确定,监寺的生涯并没有摧残好友的意志,反让他更加审视如今的天下。
又或者是两者皆是,先以匡扶汉室为号召,壮大力量,成就霸业。然后等到条件成熟,你曹操再来个禅让?成就你的帝业?
所以,这就是刘虞当场问的那句:“成就谁的汉室。”的原因。
这个时候,刘和已经被其父的气势吓得汗涔涔的了。
荀彧张了下嘴,不动声色道:
“长文说联盟一事并未落定,他还有机会。”
看来这陈长文还是有点东西的。
但在济南遭遇大风灾的时候,西州之土,凉州之地,一场大风也在酝酿。
刘和的脸一下子就红彤彤,不敢多言。
刘和想了想,小声答道:
而当陈群、戏志才等人跋山涉水来到东平陵后,曹操立马对这些人委以重任。
毫无疑问,刘虞虽然人厚道,但他不傻。他在朝庭十余年,玩的就是政治。
从这一来看,你曹操就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也想诓他?
而陈群也知道刘虞这个问题的复杂,在没有和曹操细致确认过,他是万万不敢随意讲的。
毕竟战争已经结束,他们要重新回到原先的家园,祖宗坟茔和基业都在那里呢。
见儿子还是不懂,刘虞已经放弃了,他简单说了句:
……
如陈群这样的,还有其他五人。他们当中每一个人在收到荀彧的书信后,都没有任何的犹豫,决定去济南出仕。
不然将结盟事告吹还是小,要是因此落了话柄被打成乱臣贼子,曹操就被动了。
但陈群等六人还是去了,原因没多复杂,就是因为他们相信荀彧。
如果遇到问题你陈群就回来,那是实心办事吗?
几乎很少会选择离家到外州出仕的,因为这非常容易为家族带来祸端。
刘虞却没有训斥他儿子,就问了一句:
“你觉得世祖与高祖谁得天下难?”
而盖彤呢?他是因为和曹操是旧友。
当刘和这样的说客都被刘虞给办了后,陈群就判断出暂时想说服刘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这一派为何没在陈群在场的时候支持他呢?原来他们也对于曹操的后续战略有疑虑。
这个时候,荀彧给曹操倒了一碗茶。
但可惜,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按曹操的规划,他们拿下青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