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孩子道:“有武王伐纣。”
“还有嫘祖制衣。”
“……”
沈小叶看看板上的: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鬼的故事,她没深入学过。也不对,家里书上注解这句好像与三坟五典有关。
正在她抓耳回想人名时,忽然陆观的声音传来:
“第一句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是说古都长安皇宫里面的房屋建制,向右通广内殿、往左达承明殿……
坟典实际上是八位先贤的书,有伏羲氏,他是……”
沈小叶听着听着,不禁暗赞,同时也告诫自己,认字不等于知识。
待生活富足更稳定后,她得跟着舅舅表哥重新学习,否则将来他们吊书袋,自己只知哪本书,却不知哪个袋。
日后和更多人做生意,说不定遇上个儒商,得充电。
待陆观讲完,她头一个鼓掌表示赞扬,孩子们互相看看后,也统一意见给他拍手。
接下来描字时间,沈小叶和陆观走远一些,夸道:“可以呀,信手拈来。”
“他留给我的,现在越来越多。”陆观点点心口。
沈小叶上下打量他:“该不会,你是吊打国子监脚踢崇文馆的主角?”
“不敢,我就是的偶尔跑龙套的,最近才加戏。”陆观没兴趣做什么主角配角。
大一统上升期的封建王朝,要么货与帝王家,要么当个富贵闲人长命百岁,他不想劳心劳力,官场勾心斗角还是让沈恒干吧。“我来看看怎么染布。”
沈小叶吐槽道:“一天到晚溜达,你这是养伤吗?
该不会为了延长病假,拖着迟迟不愈?”
“我对现在的国子监很感兴趣,是文武都教,六艺全习,连军阵都有教习,建议你舅舅也考进去。
每个县都有推选名额的。”陆观希望有个伴一起上学,遇到问题还能互相研讨。
沈小叶:“监生免税役多还是秀才举人免税役多?”
陆观纠正她道:“古代都不免正赋,只免徭役杂项。
当然,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古今无有不同。”
“看舅舅的决定,他府试名次不高,和孙山紧邻。
即便是有名额,也不大轮得到,何况我们熟悉的谭县丞调走,也不知调去了哪?”沈小叶可以积累家底提供金钱上的帮助,但其他得舅舅努力。
与专门研习科举几百年的古人比试,今人并没多少优势。
沈长岁自己也清楚斤两,所以潘先生带的时文,他尽数接受,但请假遇到了阻力。
潘先生道:“陛下给赏赐,我专门为你要历代名家注解的春秋和四书,长岁,学业这东西不进则退。
考中进士之前,它就是你唯一的目标,也是你家的生意能稳住的根基。
中榜之后,你就是把它们扔了,我都无二话。
只有你院试过了,我才能找人推荐你入国子监,那里会聚天下名师,同窗更是人才济济,有助你的学业。
当然,监生可以到各衙门历练世务,优异者亦可考察后直接授官,于你而言这点更有优势。”他老了,精力有限早晚会回故乡,眼前的学生虽然文章上欠缺,却是个有潜力的,将来可为实干能吏。
也因为知道无法一直教导到最后,他才没有下定决心收徒。
“先生费心了。”沈长岁深深一揖,“修身齐家才能平天下,错非大哥要应徭役,老父老母伤病缠身,学生也愿每日抱着书本精研。
可这个月不行,我大嫂和甥女虽然能干,但世风对女子多有约束,有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