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51 章(2 / 3)

人才,归根结底为的是朝廷用人。本官以为,答卷与判卷有三大境界,一是‘书中的对与错’,二是‘为何对、为何错’,三是‘何为对、何为错’......此卷已达第三层境界,你我还需为其名次争论不休哉?直史馆的两名副考官起身,作揖道:“下官附议。

再是诸位判卷官:“下官附议。

.....

解,解送也

解额,便是拿到解送入京的名额。

故有“解试”、“解元”之说。

开封府学子身在皇城,不必受解送之劳顿,开封府回回发解最迟、放榜最迟

桂花盛开,桂香正浓时,开封府放榜,是以称为“桂榜”

到了放榜这一目,兄弟仨天蒙蒙亮便乘车出门,早早来到贡院外。

本以为来得已经够早,谁知才到长街外,便已走不动了,三人只好花大价钱,在茶楼找了个歇脚的地方。乔见川靠在窗边,看着贡院外大街人头攒动,喃喃道:

“若是橘子识字就好了....”他比弟弟更急着看结果。

"怪不得橘子近来愈发不待见四哥了。”乔时为揶揄道

乔见川靠着弟弟坐下来,问道:“五弟,紧不紧张?

“甚是平静。”手里的茶水一直在泛涟漪

相比于名次,乔时为更想知道考官们究意会如何判他的卷子

正想着,贡院张榜棚下传来锣响,张榜官在南衙衙役的护卫下,提着长长一卷榜单,不急不躁地贴到墙上。这一刻,榜下稠众。

乔见山轻拍弟弟的肩膀,温言道:“稳心定心,不美这一时半刻。”这个时候下楼,他们也挤不过去秀过窗户,张榜棚下争相观榜的学子百态从牛,有推着稠众向前挤的,有障啕大哭被人拖着出来的,还有明明就站在榜下,却不敢看榜的。乔家兄弟没下楼看榜,不大一会儿,“榜”却率先上楼找了他们,

桂榜填榜,不单单写考生名字,还会写上其籍贯、年岁、父兄等信息

看榜的学子太多,依往年的惯例,解元的名字往往会最先传出来。

可今年,口口相传,从榜下传到人群外,最先传出来的却是“解元才十四岁”。

茶楼小二站在中堂,大声传话:“解元才十四岁。

众茶客皆扶案而起,诧异至极,唯独乔家这一桌,三人瑟瑟坐着,手里的茶水不是泛涟漪,而是不停地抖出。“三哥,我们不站起来,会不会显得太过镇定?”乔见川问兄长。

“是有点。”乔见山扶了扶桌子,没站起来,道,“四弟,我腿有点....酸软。

他们俩看向弟弟:“小安,十四岁的解元...

乔时为做了个“嘘”的手势,按捺住激动道:“许是别的天资少年.....

他话还没说完,小二又嚎了一句:“解元乔时为,

乔见川颤颤喝了一口杯中所剩无几的茶水,道:“五弟,你这人吧....就是太瞧得上别人了。

这一日,随意进出一间茶楼酒楼,耳边尽是“十四岁的解元乔时为”。

名传满京都

解元,且是开封府的解元,意味着这个少年有极大的成算通过省试,直达殿试。

一开始,众人只是讨论乔时为的年纪,道一句:“身在国子监却参试开封府,着实是个狠人。

后来,解试前五十人的誊抄卷贴出,民间多是佩服之言:“敢这般写,着实是狠上加狠。

再无人过多商讨他的年岁,因为真才实学比他的年岁更耀眼

如此相较之下,国子监解试的揭榜便显得不那么热闹了。

解试发榜,誉卷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