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晟淡淡地回了一句:“我回去吃。”看了晏长安一眼就径直走出了知青点。
陆建华也知道两人的性格不是那种假客气的,说不吃就是真的不吃,且知青点那点吃食是真拿不出手,也没再挽留,抬脚送两人出去。
送走了林国栋和顾晟,知青们这才开始吃饭。老知青们干了一天的活,这时已经饿扁了。晏长安几人在火车上也吃不好,又走了三个小时,也是又累又饿。
知青一开始都是一起开火的,但后来因为口粮的事闹过不少矛盾,最后知青分成了几小波,各做各的,倒是减少了矛盾。
今天因为要欢迎新知青,他们才合起来做了这么一顿。简单的粗粮野菜粥配上几个炒蔬菜,还有一盘炒鸡蛋,知青的口粮本就不多,这样的一餐已经算是丰盛了。
晏长安几人也不好意思白吃白喝,纷纷将本来准备在火车上没有吃完的干粮拿了出来,看着众人拿出来的食物,老知青们的神色也真诚了不少。
这个年代厨房一般都是家中女主人的领地,知青们在下乡前年纪不大,在家里基本上都没怎么做过饭。下乡后每天地里的活都干不完,哪有时间磨炼厨艺,况且如今物资紧缺,他们就是想做好点,也是要啥没啥,所以做出的东西味道着实一般。
晏长安面色如常的咽下口中略带苦涩的粗粮野菜粥,心里却想着明天去打听打听村里谁做饭好吃,看看能不能搭个伙。他自己的厨艺也不过是仅仅能将食物煮熟的程度,末世也就罢了,这个世界既然有条件,他可不想虐待自己的胃。如今摆脱了救世系统,他有的是时间,倒是可以学一学厨艺,以后想吃什么都能自己做。
吃饭的过程中,众人相互交换了姓名,简单的认识了一番。
老知青一共八人,五男三女,分别是陆建华,王志高,赵强,张瑞,傅明远,刘霞,赵卫红,周青青。
男知青中,陆建华,王志高,赵强,张瑞一件屋子,傅明远是半年前下乡的,晏长安如今要住的房间原本只有他一个人住,如今他们新来的三个男知青住进去,四人正好一间屋子,同原主的记忆一致。
前些年知青刚下乡的时候,村民们因为对知青好奇,时不时会过来串门唠嗑,但后来知青点丢了东西,知青们怀疑是村民们偷的,虽然后来查明与村民们无关,但从那以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村民们总是远远的避开知青点走。
能将书放在原主的枕头底下陷害原主的人,一定是能够轻易的进入原主房间的却不会引人怀疑的人,村民们基本可以排除,知青点的人都有嫌疑,而和原主同住一个屋子的人是最有可能的。
许向阳为人爽朗,和他相处下来,晏长安也能感觉到他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对他也抱着善意,不太可能陷害原主,基本可以排除嫌疑。
郑兴学从见到他开始就对他有些莫名的敌意,嫌疑颇大。
傅明远二十二岁左右,长相斯文,身材清瘦,身上带着书卷气,他说话的时候语气温和,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但晏长安经历过十个世界,阅人无数,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傅明远的温和总是给他一种刻意而虚伪的感觉,不排除嫌疑。
饭后,晏长安回到房间开始整理原主的带来的东西。
一床八斤的被子;夏装五套,其中一套仿制军装,一件海魂衫,两套棉布做的短袖和裤子,一套的确良做的白色衬衣黑色裤子,此时正穿在晏长安身上;冬天的棉衣棉裤两套;毛衣两件;袜子内裤五件;解放鞋两双,回力鞋一双。
这个时候的布票难得,好多人都只有两套衣服轮流换。原主这么多衣服还不带补丁,已经是极为奢侈的了。也就是晏母在纺织厂上班,能低价拿到一些瑕疵布,否则一般人也是有心无力。
晏长安打开另一个包:高中课本一套;□□一本;陶瓷杯一个;饭盒一个;牙刷一把;肥皂两块;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