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了,
中原结束了战乱动荡,也渐渐重又强大起来了,可是那些人却被遗忘了,
当年朝廷一道征召令,他们背起衣粮,踏上征途,还有无数青壮百姓,也奉旨运粮辽东,
多少人一去不返啊。
家乡的父母妻儿们,一直都没有再等到他们回来,多少父母死前都还念念不忘······
“你父亲把他家乡详情跟你说过,伱也记得清楚,这边给你登记后,会马上去文联系蒲州那边,
你阿耶家乡河东郡,如今是蒲州,我们会帮你找到你们老家,联系上你们的族人亲戚的,”
董桑嗯了一声,“我阿耶当年离开河东征辽的时候,三十多岁了,是鹰扬府的队正,他在家乡有一妻二妾,还有七个孩子,原本是有九个的,但夭折了两个,
算来,如果我大哥还在,他应当已经跟我阿耶当年离开时那么大了,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董腾在高句丽一直很想家,他离开时大业八年,然后中原大乱,改朝换代。他在高句丽与中原音信不通,根本不知道老家河东郡桑泉县的情况,不知道家族是否在这乱世中存续下来,有多少族人亲戚还在,
妻妾儿女失去他这个顶梁柱后,可否还好?
“阿耶曾想过逃回中原,可找不到机会,他们这些征辽隋兵,虽在高句丽安置,甚至娶妻生子,可高句丽人对他们管的很严,平时都无法离开所在村屯二十里,甚至隋兵的村屯都是与高句丽人杂居的,隋兵只占村屯的一二成而已。”
董腾在高句丽是混的尚好的一个,但想逃离也难如登天,甚至想打听到点中原消息都难。
海风夹着咸咸的气息拂过面庞,
董桑突然向怀玉跪下,然后磕头。
“快起来。”
“阿桑知道武相公是朝廷重臣,是大唐皇帝的元从勋臣,阿桑跪求武相公能够上书陛下,告诉圣人在辽东还有许多我父亲那样的被遗忘的人,
但他们一直没有忘记故国家乡,他们想回家。”
“就算许多没等到这天已经死去的人,他们临终去也都渴望着有一日能够魂归故乡,把尸骸葬在家乡,希望他们的儿孙能够回到故国家乡。”
“武相,
救救他们吧。”
阿桑重重磕头,武怀玉也感觉心头沉重,伸手扶起她。
“我答应你。”
“真的?”
“嗯,我武怀玉在这里郑重向你承诺,一会就向圣人上书奏报此事,”
阿桑欣喜,忍不住又请求,“武相能不能把我阿耶救回来,他就在卑沙城下,距离青泥浦港也不远,这里过去很近······”
她说到一半,似乎也觉得这有些过份,
大唐跟高句丽相安无事十几年,岂会突然出手,若是唐军渡海到卑沙城下抢人,那无疑就是战争。
武怀玉没有直接拒绝,
他沉吟了一阵,
“你阿耶既然一直想回来,我觉得倒是可以想办法帮他。”
这下倒是阿桑愣住,怎么帮,真要出兵。
怀玉看着她眼神,笑了笑,“肯定不会直接出兵的,虽然跟高句丽人这笔账早晚要算,但现在还不是出手的时候。
当然,咱们明着来不行,但可以暗着来。”
董腾家既然就在青泥港边,所以还是有机会的,他脑子里甚至已经闪过好几个计划,
比如码头那条高句丽海贼船,派一些精兵伪装成那些海贼,然后找机会在青泥浦附近乘夜色偷偷登陆,然后在向导带领下摸到董腾家那个屯寨,
这就跟海贼们偷袭沿海的村寨抢劫一样,大唐也可以冒充海贼。
高句丽人的大小山城易守难攻,但一般而言那些山城都是为防御唐军的,多数高句丽百姓,其实还是跟中原一样,也是散于乡村,有些简易的村栅罢了。
甚至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