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1章 臣服(2 / 3)

不绝口,以前虽然也经常会听到派到长安来的手下回报关于长安的情报,甚至冯智戴更是会定期的把长安的一些消息,甚至报纸、书籍等寄回去,

可冯盎没有亲眼见到,只凭那些,却是不太相信,也不敢相信长安会真有这么大变化的。

“陛下圣文神武,英明睿智,而朝中也有诸多贤良辅佐,就比如武相国,就是天降大才,辅佐圣人治世的。”

冯智戴跟老子说这长安城许多变化,都是武相国推动改革的,比如说拆除坊墙、建立街市坊铺,比如推出新法,让普通小民负担减轻·····

“盛世景象,”冯盎赞叹。

沿着十里朱雀大街一路骑行,冯盎是越看越震惊,

要不是急着先拜见皇帝,他真想把整个长安都逛一遍,看看长安城如今究竟是何了得,还是说仅仅是这条天街两侧繁华。

李世民在武德殿面见冯盎。

君臣两人首次见面,

对这位岭南王李世民也很重视,他进殿之前,内侍监张阿难先向他宣读加封赏令,

拜右骁卫大将军,加太子少保,赐九环玉带。

冯盎谢恩,

皇帝又赐了他一件织锦双孔雀衔枝大团绫紫袍,

然后引着怀玉和他进殿面圣。

“耿国公一路辛苦了,”

“是臣来迟了,早就该来的,一直走不开。”冯盎道。

“嗯,朕也明白,”

李靖武德四年下岭南,到次年岭南才都归附,但紧接着武德六年岭南就有许多俚帅豪酋叛乱,武德八年又起大乱,

到贞观年间,地方上狸獠蛮也是叛乱不止。

当然,如果冯盎要入京朝圣,也并没什么影响,再乱,进京一趟往返也不过个把月,

冯盎一直不进京,大家都明白是什么原因。

也是直到贞观元年,许多人说冯盎割据谋反,引的朝廷差点要发兵十万下岭南,魏征谏止后,冯盎才赶紧派了嫡长子冯智戴来京,其实就是做质子的。

如今冯盎终于肯亲自来,自然也是平衡打破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冯盎依然还是非常敏锐的,

既然早晚得来,那不如现在就来,再怎么也比将来被押着坐囚车来强,当然他冯盎坐囚车来不太可能,但没必要跟越来越强的朝廷对抗。

“朕听说,耿国公跟晋国公也成亲家了?”李世民笑呵呵问。

怀玉便道,臣新得一女,高凉郡公看着喜欢,便结了个儿女亲家。”

“好,好,”李世民笑着道,“朕本来还想着要跟耿国公结个儿女亲家,倒不料晋国公抢了先,也好,也好,”

寒喧过后,李世民便也说起正事。

就是要冯盎留在长安,让冯智戴回去接任高州都督,以及朝廷在岭南设六都督府,置边镇六军、巡海水军三军、设十二统军府等事,

“耿国公你觉得如何?”

“臣完全赞成,岭南蛮荒边地,狸獠蛮骠悍,不服王化,叛服不常,我等虽有心为朝廷镇守边疆治理百姓,想要把溪垌设县立乡,编户齐民,可这些狸獠蛮不服王化,实在有心无力,我等盼朝廷天兵,真如久旱盼甘霖·······”

在灞桥的时候,冯盎对武怀玉提的这些事情,还提出过一些意见,但现在面对皇帝的问话,他却是完全赞同的态度。

这事情反正木已成舟,根本不是他能阻拦的,冯盎便也就顺众附和。

反对无效,那就支持。

哈哈哈,皇帝很满意,

都说岭南王岭南王,如今看到这岭南王如此顺服,李世民心头畅快,总算是又解除一块心病。

岭南只要这冯盎如此顺服,那其它的就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武怀玉先前说的过,要解决岭南的问题,得用手段,不能太过简单粗暴,尤其是对待冯盎,要是把他逼反了,那岭南就有的乱,朝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