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250章 一枝红杏出墙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0章 一枝红杏出墙来(2 / 3)

“家庙虽按品级各有规定,四庙是五间九架,三庙则是五间七架,大小都是有规定的,但既是家庙,虽间架有规定,但其余空地是没限制的,哪家家庙不得尽量地方大些,”

“你真要买隔壁邻宅建家庙,不太合适,那片都是小门小户,你这得买下二三十家宅地来建,动静太大,就算那些邻居肯卖宅地给你,只怕也会有人借机弹劾你,

不如到城南买块地,城南现在还有许多坊都是空坊,种粮种菜没有房屋,只有些寺观,许多长安权贵家的家庙也都是建在城南的。”

武士彟建议城南买上一大块地,到时用十几亩建上家庙后,剩下地可以弄个庄子,正好安排看护家庙的人照管,庄地产出,用于四时祭祀费用。

家庙祭祀也是有严格规定的,每年四时祭祀是要耗费不少的。

所以家庙也确实只有贵族们才有财力建设和维持祭祀。

家庙设立和建造都有诸多严格规定,老武是过来人,武怀玉现在需要的就是城南找个坊买一大块地,然后掏钱请将作监负责营造就行,他们是专业的,能把家庙建的既符合规定,又快速又完美。

建家庙得一大笔钱,二三百万打不住,跟在永兴坊买一座大宅也差不多,不过考虑家庙既要买大块地皮还要盖那么大个庙,另外还要附带田地庄子、奴仆等这些,倒不算多了。

把家庙建在京城,那是脸上有光的事,要是把家庙建在郊外,会让人笑话。如果建在老家或是其它地方,就更会被耻笑了。

武士彟说弘农杨氏在城东南靠近曲江的青龙坊有一块大菜地,占有坊一隅之地。

怀玉知晓青龙坊,那坊大约占地五百亩左右。长安的诸坊,一般都是坊内十字大街分成四块,每块里再有小十字街,大小十字街把一坊划分成十六个小区域。

一隅那就相当于三十余亩地。

在城东城西那些顶级勋贵,往往一家就占据一坊四分之一,甚至有皇子直接占据一坊之地的。

但城南,尤其是最南边的那些坊,到现在都基本上无人区,都是农田、菜地,或是果园,仅有的一些建筑,除了寺庙就是道观,要不就是家庙了。

武士彟兄弟几个在城南倒也有一些地,但都没那么大块。武士彟早年立的家庙就在兰陵坊,也是占地三十余亩,十来亩地建家庙,剩下二十亩种菜种果,收益还挺高。

“我去找杨家谈,到时以郊外的田地来换,以多换少,再补些钱帛,杨氏当会给我们武家这个面子。”武士彟道,弘农杨家是妻子娘家,这个面子得给。

“好,回头请叔父带我去杨家拜访。”怀玉跟杨师道也算关系还行,但不够深入,城南虽偏,但城中的地还是很值钱的,人家未必会直接给他面子,有武士彟出头就不一样。

说话间,魏征来访。

看到武家这里还有周国公武士彟、宣城县公武士棱、安陆县公武士逸也在,倒是有些意外。

“今日闲来无事,听说二郎得旨立家庙,特来道贺。”老魏讪讪,有点尴尬。

怀玉给他倒茶。

魏征坐在那,终是一时不好意思主动提出给武家写家庙碑这事,更别说主动提起两家结亲的事了。

想着找个由头离开,家仆来报说宫里来使者了。

皇帝派使者来是追赠武怀玉的祖父、曾祖官爵的,追赠武怀玉祖父武真为朝议大夫、大将军,追赠怀玉曾祖武何为中散大夫、上轻车都尉,并追赠二人妻子。

武真武何是怀玉家庙三庙中的二亲庙,生前都没出仕任职过,如今天子赠官,这虽也是臣子立庙的惯例。

可皇帝给怀玉祖、曾祖的赠官很高,不仅都是五品,而且是双赠。

一般立家庙,追赠官职,往往都是单赠,只赠一职。

而双赠,有散、职同赠,散、勋同赠,也有中央、地方职同赠。

双赠自然比单赠更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