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天唐锦绣> 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唐人要驻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唐人要驻军(2 / 3)

商贾,论起财富,大抵可以算是眼下林邑国最富有的一批人,但是起治理国家……他们懂个屁呀!若这些人除去商贾的身份尚有何共同之处,那就是都跟唐人来往密黔…

刘仁轨不以为意的点点头,淡淡问道:“国王陛下是担心他们不能好生治理国家?”

诸葛地虽然不愿得罪刘仁轨,却也不得不承认。

尽管现在林邑国的青壮折损十之七八,可毕竟方圆几百里的疆域仍在,靠着这些商贾哪里能够治理诺大一个国家?

刘仁轨道:“这个无需陛下您操心,某早有对策。林邑国此次因为伽独叛乱一事遭受重创,作为友好邻邦,大唐自然要担负起支援林邑国重建之重任。不久之后,将会有一匹大唐官吏乘船前来林邑,协助陛下选好的大臣治理林邑国。”

诸葛地叹了口气。

让大唐的官吏协助这些亲近大唐的商贾治理林邑国?

那还是林邑国么?

唐人虽然口口声声并不吞并林邑,可是这等手段之下,是否吞并又有何区别?

自己还真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傀儡啊。

然而还没完……

刘仁轨继续道:“林邑国百废待兴,重建之后岂能没有军队守卫疆土呢?所以,陛下可以修书一封向吾水师求助,届时,吾将抽调兵卒帮助林邑驻守边疆等等重要城市,一应军费开支,咱们商量一个标准出来,由林邑国负责就好。”

诸葛地差点哭出来……

这是连军队都不许林邑国拥有了么?

只不过唐人这么干有点太过麻烦了吧?眼下林邑国就是砧板上的肉,随便大唐怎么切,直接派兵占据了就好,何必这般躲躲藏藏寻找无数借口?

刘仁轨也暗自叹气,他倒是想干脆将林邑国并入大唐版图算球,可问题是朝中那些大佬不干……

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国蛮,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

李二陛下表示不必大动干戈:“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朕今见此,岂得辄即发兵但经历山险,士多瘴劳,苦我士兵疾疫,虽克剪此蛮,亦何所补言语之间,何足介意”

白了,心怀壮志的李二陛下看不上区区林邑国之地……

这倒也可以理解。

历史上林邑国数次被纳入中原王朝版图之内,可是每逢中原动荡,林邑国便屡屡反叛自立。毕竟距离中原山高地远,王朝强盛之时尚能兵锋威慑所向披靡,可是一旦王朝倾颓,便无力兼顾。

因此在中原君臣看来,林邑之地有若鸡肋,虽然弃之可惜,却也食之无味,不要也罢……

现在朝中大佬的意见均与李二陛下相同,全力备战高句丽就好了,林邑国烟瘴横行地远高,随它去吧。

哪怕房俊竭尽全力劝,到底孤掌难鸣,就连老爹房玄龄都不支持他……

而且因为有岘港前车之鉴,李二陛下唯恐房俊再玩一次“先斩后奏”的把戏,悍然出动水师将林邑国占领造成既定事实,所以多次警告房俊,绝对不允许占领林邑国。

房俊没法,却又舍不得这一块丰饶之地,只得谋求他途……

于是便有了协助林邑国“驻军”这么一个法子。

大唐乃是朝上国,现在藩属林邑国求到咱们头上了,总该不能无动于衷吧?

那样做有失朝威仪……

诸葛地只能听着。

形势比人强,自己这个国王都是依靠唐饶支持才坐上去的,哪里有反驳的底气?

他只得道:“林邑永感大唐之恩德,危难之际有大唐仗义襄助,实乃幸事。林邑人虽然贫穷,却非不知恩,若有何处能够帮助大唐,还望总督务必直言,林邑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反正被人家捏得死死的,何妨多写好话?

起码大家都愉快……

刘仁轨挥挥手,道:“大唐与林邑一衣带水,仗义出手乃是必然,哪里又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