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随即指了指地图上的一处道:“从这里渡河南下,这次的战事,我也算是认栽了。只希望朝廷不过分追究吧。”
在王琼看来,这场战事,他自己表演的机会已经失去了。
将会以无功而返结束。
……
……
王琼也是心灰意冷,他觉得不如王守仁,毕竟同为总制官,王守仁又是年轻后生,王琼一向把自己看成是前辈,现在也不得不承认,前浪不如后浪。
而此时比王琼撤兵更早的东路人马,也就是崔元和朱凤的那路人,则还在经历一些他们所不愿意承受的突发情况。
就是在继续找路。
“这两天是在往南走吧?”在撤兵两天之后,朱凤找到崔元,很急切问道。
崔元也在苦心研究地形图,闻言抬头看了朱凤一眼道:“基本的南北还是能分辨的,但就是……不知道是在往西南走,还是正南走。”
朱凤道:“不是要往东南走吗?”
崔元无奈道:“前面探路的来报,说是稍微偏东一些的方向,路很崎岖,加上地势起伏太大,只能想办法找别的出路。”
朱凤一脸懊恼道:“怎么到处都是这种地形,我们到底在哪?”
“这……”
崔元也回答不上来这问题,他在朱凤面前也没多少掩藏的,更有一种难兄难弟的惺惺相惜情绪在里面,“知节,你不必担心,这不蔡国公给的舆图也标明了,这周围……地势是从低到高,好像是高原,而我们现在只需要找到一条相对平缓的路。这一冬一夏,找路都不容易,尤其是在这雪天……”
朱凤道:“那按照目前的进度,几天能回去?”
“大概……还需要六七天……也可能是十天左右吧。”崔元道,“继续看情况,鞑子现在不会出现的。这点我们只需要找到回去的路就行。”
朱凤坐下来,一脸沮丧道:“从未想到,出征到外面,居然连回去的路都找不到了。”
崔元笑道:“路是有的,但就是下雪天不好走,你看看外面这光景……每天都是灰蒙蒙的,到处都是白色,军中熟悉草原环境的说,可能还会有大风雪,好在咱带的东西比较多,连炭火都带了,不用太担心。坚持十天半个月的,不成问题。”
朱凤道:“可将士冻伤的也不少。”
朱凤继续笑着安慰道:“所以我们不用太着急,也不能苦了将士们。”
“嗯。”朱凤也说不了什么,只能是安慰自己,这都是一时的困难,是可以解决的。
……
……
回撤到第三天,队伍突然停了下来。
按照军令,要求原地停下来,却并不要求原地驻扎,至于是什么原因,朱凤也不知道,赶紧去找崔元。
方得知前面出现了突发状况。
“安边侯来了。”
崔元提前已经找了几名将领商议事情,见到朱凤来,他显得很有将帅风度。
大概也是在告诉手下的将士,即便有些事我没经验,你们还可以相信这位安边侯,毕竟他是打过硬仗的牛逼人物。
崔元走过去,众将领都对他行礼。
崔元一把拉着他到一处临时白色帐篷支起来的地方,随后带他看地图。
“发生何事?”朱凤一脸懵逼。
崔元白了他一眼,意思是让他拿出点气度来,然后大声道:“风有点大,你先歇口气。是这样,前面发现有鞑子的营地。”
“营地?这里?”
朱凤更懵。
说好了在往南走,居然在南边有鞑子的营地?
崔元道:“是的,最初以为是小股的部族人马,但后来派夜不收往前探了探,发现周边营地还不小,至少也是个几千上万人的部族,到处都u是白茫茫的,本来也不太容易发现,就是有人在融雪取水,被哨探发现,这才回报,顺着他们的途径,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