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大明第一贡生> 第五百四十二章 他的人不能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四十二章 他的人不能动(3 / 4)

朝当翰林官的爹,正是因为你王守仁也有“软肋”,往往才更容易下手。

朱祐樘道:“这些人,到这时候居然还质疑新建伯?他们觉得,自己更有能耐不成?”

皇帝所针对的,并不在萧敬身上,而在那些参劾王守仁的人。

或者在皇帝看来,是把萧敬当成转述者,而不是当成幕后元凶。

也是因为朱祐樘一向对身边人过于信任,就算是明知身边人花花肠子多,他也能护短,基本上不会去追究。

萧敬道:“陛下,先前就有朝中大臣提过,说是以勋贵兼任宪官,乃是权宜之计,而今大同等地已经相对平稳,似乎也没必要再以新建伯督地方军务,这很容易产生文武不分,军政不分的情况。这会让下面当官的,很难做。”

在大明,调兵和统兵的是两批人,一文一武。

调兵的自然有筹谋一切的权力,管着军政的方方面面,而武勋则听令行事便可,甚至在带兵打仗时,往往也都是以文臣为首。

但在张周崛起之后,这情况跟以往大为不同。

张周那边……下面的人是真的没招,想出手针对也不行。

那就只能从跟张周情况相仿的王守仁身上下刀。

朱祐樘一时沉默。

倒不是说朱祐樘对王守仁不够信任,而是他也知道朝堂的规矩,既当球员又当裁判的事,是必然会出乱子的,朱祐樘对张周足够推崇和信任,也没让张周到西北去统兵调兵,现在王守仁一直守在一个宣大总制的位子上,就会显得不太合情合理。

“陛下,还有臣僚提议,说是可以让新建伯回朝,在都督府内供职,京师中有京营需要训练,且研武堂内也需要教习,各处的军将到京之后,也需要有能人栽培。”

萧敬道,“以奴婢想来,有本事的人,无论在什么差事上,也能尽到其本份之责,不会辜负陛下您的信任。”

“嗯。”朱祐樘这次是点头的。

当皇帝的看待这件事,也不会觉得把将领调离边疆,就是对其失去信任。

不然的话,那他早就把张周派去西北,而不是留在京城了。

留在天子脚下的,往往更有能耐。

有这样的想法,皇帝自然也会觉得,把王守仁调回京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反正现在也不是踏平草原的时机,还需要几年的准备,那王守仁先回来培养更多的军将……简直是再好不过的。

萧敬见此事有戏,顺杆往上爬,道:“陛下,吏部马尚书先前一直在举荐宣府巡抚刘大夏,说是此人有运筹的能耐,今年以来,宣府的府库财税等事,比以往几年好了很多。由他去统筹宣大事务,似乎是再合适不过。”

萧敬说到这里,似乎就等着皇帝首肯。

那他计划将会达成。

却是没想到朱祐樘突然厉目打量过去,问道:“你为何这么着急,要把新建伯给调离西北?”

“啊?”萧敬一听,突然感觉到自己好像是被皇帝钓鱼执法了,他赶紧跪下来道,“奴婢绝无此意,奴婢只是想提请,乃都是传达朝中臣僚的意见,并无私做主张之意。”

“是吗?”

朱祐樘神色倒是很严厉,却也并不太着恼,好

像也没打算把萧敬怎样。

萧敬也只能认为,这是皇帝对自己态度的试探了。

萧敬道:“陛下,要是您不确定此事,可以先征询一下蔡国公的意见。”

“朕用人,也不是每件事都要问秉宽,你以为朕就一点想法都没有?”

朱祐樘语气仍旧带着厉色,“况且,让朕问秉宽,把新建伯如何调用,秉宽能怎么说?他亲自举荐了新建伯,并一步步看着新建伯到今日的地位,无论是保还是贬,都会招惹他人的闲话。或会说他嫉贤妒能,或会说他包庇亲信……朕都能想到那群参劾此事之人的嘴脸!”

萧敬心里万马奔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