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大明第一贡生> 第五百二十二章 管挖不管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二十二章 管挖不管埋(2 / 4)

有上命,而下难遵了。”

李东阳道:“宣大一线出兵,本就会集中在大同,其势在靠近威宁海,但如今威宁海等处已无鞑靼牧民活动迹象,只要王伯安是正常巡兵到威宁海,陛下必不会挑剔。”

“那感情好,最后就是白闹腾一场!哈哈。”

谢迁听了李东阳的分析,不管这事是皇帝决定的,还是张周的主意,各镇的出兵都是一场“闹剧”。

有的地方实在没能力出兵,而有能力出兵的地方外面又没鞑子,而现在各镇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在争钱粮,朝廷调拨给西北的钱粮始终是有限的,能保证大同的将士吃饱穿暖有钱花,别的地方就要过穷日子。

在这种时候,谁会为了一场本来就不会得到什么军功的战事,而去拼命呢?

把自己的家底拼掉了,恐怕这個冬天都过不去。

还是跟以往那样,守在关隘之中,看着鞑靼人在外面闹腾比较好,最节省成本的作战方略属于是。

刘健似乎并没有李东阳那么乐观,他道:“如今最关键的,是要看秦世缨对此事的态度。若是他一心要出兵,光是三边各镇的出兵,势头就不会弱。”

李东阳道:“秦世缨以清贫廉洁自居,以他的年岁,对于气节等事看得很重,如今他已多番上奏请辞,便在如此时候,他会甘愿冒身败名裂的风险,倾巢而出吗?”

“有道理。”谢迁在旁附和。

刘健则对李东阳的观点没去评价。

李东阳道:“刘老难道有何担忧之处?”

刘健叹道:“我最怕,如今西北各处将士内心浮躁,以为取得几场胜利,便不将鞑靼铁骑放在眼里,以此风助涨,或有人因张秉宽的威势,借此战来献殷勤表能力,导致各线攀比出兵。”

“这……”

李东阳想了想,然后很认真道,“那就要靠我等,还有马负图等人在边镇的影响力,给他们陈述利害。如今调拨钱粮的权限可不在兵部,他们要出兵,可要考虑如此的后果,到底是为一时虚无的军功重要,还是能长久持续在边镇扎根更为重要。”

不听话,想为了讨好皇帝和张周而出兵?

那就给你们挖坑,整死你们!

哪处边镇出兵,户部在调拨钱粮的问题上就限制哪里,到时让他们吃不饱穿不暖,让你们家里的老少妇孺一起喝西北风去!

当然也不能说是我们文臣刻意刁难你们,本来西北的钱粮调度就难以做到一碗水端平,欠饷的事近乎每年都在发生,发不发或者发多少,全看朝廷是否有“余粮”。

现在不过是把这碗水往听话的那边倾斜,哪里冒进出兵,活该你们没饭吃。

“那就如此吧。”刘健也点头赞同李东阳的意见。

……

……

皇帝正式的谕旨还没下,但一时之间京城官场上下好像人人都知道边镇又要打仗的事。

只是这次的情况跟以前大有不同,属于各自发挥,皇帝和兵部不做限制,说是尽最大能力,但其实上下限都很高,如此一来看上去便会有些儿戏,比之朱晖的出兵河套显得更没有章法。

有了张周奉命整顿边务的旨意,朝中也有人认为张周会借此机会敲打那些办事不牢靠的,或者是出兵不积极的。

京师内旧勋臣也在积极争取参与到这次为皇帝颜面而进行的战事,西北宣大和三边可能有危险,但去个蓟州和辽东总没有问题吧?在这地方出兵,出去之后多半几百里都看不到外夷的影子,说出去还可以吹个牛逼,让人觉得自己是领兵奇才什么的。

都督府上下在争取,而朝廷以传统文臣为首,则在谋划一场“非暴力不合作”的计划,尽可能让各边镇在这次出兵上消极应对。

朱祐樘在养病有十几天后,终于是回到朝堂。

自始至终,给朱厚照文华殿听政的机会,一共也就三次,除了第一次有张周在旁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