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大明第一贡生> 第四百二十章 优势在我不在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章 优势在我不在他(2 / 4)

手段。

都喜欢功劳,没人喜欢黑锅。

朱凤问道:“那此战如何上奏?我……我想请罪,此战呈现出,莪没有能力主持一方的军政,我想回去多加历练。”

回去历练?

杨一清想说,你这个“请罪”请得很好啊,你是故意给我难堪是吧?

我说要给你表功,你却想着请罪,你是想把整个宁夏官将体系拉着跟你一起背黑锅是吗?

“安边侯请慎重。”杨一清也不太好去跟朱凤讲理,毕竟朱凤深得皇帝的宠信,别是朱凤请罪之后,朱凤屁事没有,而让他杨一清跟下面的将官遭殃。

杨一清本也是想用巡抚的威势把朱凤给压住,但未曾想,朱凤一个“请罪”的说辞,就让杨一清很被动,杨一清本还想死死压着朱凤,占据主动权,现在却好像……被朱凤牵着鼻子走。

“为你表功之事,可以暂缓两日,也等鞑靼人最新的动向传回来,在这之前你不可自行上奏。”

杨一清是为防止朱凤跳过他,直接跟都督府或是兵部、皇帝上奏。

他知道朱凤有这个权限。

“嗯。”朱凤倒好像个没事人一样。

他从开始,就不是拿“请罪”来反击杨一清,他是真心实意觉得自己能力不行,所以他也没看明白为何杨一清突然对他好像“和气”了。

……

……

朱凤忙碌二十多日,先回去休息了。

杨一清将幕宾宋兰,还有随朱凤一起出兵的千户李隼,一并叫了过来。

李隼在杨一清面前,详细说明了朱凤最近一段时间的行军情况:“……安边侯很辛苦,但却总是拿不定主意,有时说要出击,可事到临头却又更变。但在遇敌时,安边侯也尽力了,奈何鞑靼各路人马势头太盛,神威炮难以派上用场,所以才……”

李隼虽从心底是站在杨一清这边的。

但他也不敢随便去非议朱凤。

能说及朱凤“优柔寡断”,已算是他对朱凤的最低评价了。

但其实朱凤身上的毛病,可不止优柔寡断这一条,甚至连李隼都没见过朱凤这么带兵的……身为主帅,居然是个墙头草?就好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带兵跟闹着玩一样,这种人不给他配个主帅,真是见鬼了。

“好,你下去吧。”杨一清先让李隼离开。

等李隼走了,杨一清才看着宋兰道:“你怎么看?”

宋兰道:“依我之见,还是如之前所商议的,为安边侯表功,如此既让陛下有话跟朝中大臣说,彼此面子上也好看。”

这也道出了西北军政的一个乱象。

不是西北官将非要“虚报战功”,或者是刻意粉饰太平,只是表功比担过,更符合朝廷上下的期冀,方能做到“你好我好大家好”。

说白了。

皇帝不想看到失败,大臣也不想看到,西北军将更不想看到……反正西北之地山高皇帝远的,只要鞑子撤了,说是功劳,让下面的百姓不知道,那不就行了?

遭遇战败,不上报,便等于是没有败。

黑锅这东西,干嘛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呢?黑的说成白的,朝廷上下众口一词,再把有怀疑的人给扼杀,让多数的百姓知道歌舞升平就行了。

杨一清气恼道:“朱知节刚回来,就跟我说,他要上奏请罪。”

“请罪?”

宋兰差点想说,他图什么?

我们给你表功,你回去后就不是狗熊了,而是英雄。

你不领受我们的好意就算了,居然还想着请罪,那你把我们这些人置于何地?

杨一清道:“我让他回去先冷静一下,暂缓上奏之事,回头再跟监察御史谈谈,看这件事该如何上表。”

宋兰显得难以置信,苦笑道:“朝中有靠山的人,做事风格就是不同,说他莽好呢?还是说他心机深?”

杨一清问道:“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