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大明第一贡生> 第四百零一章 助太子一心向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零一章 助太子一心向学(3 / 5)

是吃干饭的吗?

最后居然还是张周出马,才把人给找到?

张周笑道:“太子南下南京,已无可避免,我便想借着此番南京文坛的盛事,为太子扬名,让天下士子感受到太子的向学之心,彰显大明储君在治学上的态度。让他得天下士子的敬仰。”

“咳咳咳……”

程敏政本来打算喝口茶压压心中的惊骇,谁曾想张周一席话,让他直接被茶水给呛着。

果然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莱国公……太子身份……不宜公开……还是……咳咳……”程敏政话都说不清楚了。

从程敏政为人处世的风格来说,他还接受不了这么跳脱的想法。

别说是他,连旁边的唐寅和徐经也听呆了。

难怪张某人在找到太子之后不急着把人送回京城,还要一路暗中护送到南京,感情是谋划个大局?给太子扬名?虚岁才十岁的熊孩子,名声能扬到哪去?

张周叹道:“我也知道,太子身份特殊,想助他成事必定是困难重重,但这不还有程侍郎在,也有伯虎和衡父二人?群策群力嘛。”

程敏政差点就想说。

别。

你们上就行,别稍带上我。

我没那本事。

徐经脑袋瓜活泛,他道:“莱国公,您看是否这样?在文坛论学时,让太子多出去与士子坐而论道,随后您再公开招揽他为入室弟子,如此既彰显了太子的名,也彰显了您的地位?”

唐寅板着脸道:“切莫乱说。”

张周则笑着道:“我倒觉得,衡父的提议还挺不错的,不一定非要按照你说的办,但路数是对的。”

程敏政在旁边听着,人有点懵逼。

张某人啊,还说你不在意虚名?我看你是想借收太子为弟子,给你自己扬个大名吧?而且有太子为你的心学背书,什么岭南学派、渭南学派的,还不都靠边站?

一个能把太子收为入室弟子的人物,他的学术思想一般人谁敢去质疑?

要说会玩,还是你张某人会玩啊。

唐寅一脸忌惮之色道:“如此会不会令太子身陷险地?”

张周笑道:“伯虎,你不也说了,太子南下途中,参加过不少的文会,据说还有不少人赏识他,认为他在心学上的造诣不浅,这说明太子不但在书经上有学习的天分,连学术上也能早早立名。陛下对太子的教导……算是煞费苦心,这点程侍郎是知晓的。”

“嗯。”

程敏政无奈点头。

作为曾经的翰林学士,也是东宫讲官之一,程敏政当然知道朱厚照是有多胡闹,也知道皇帝为了教儿子是有多费心。

都说慈母多败儿,在朱厚照体现出来,就是没有严父,教不出个好儿子。

张周续道:“如果太子能通过参加文会,增加学习的信心,回到京师之后更能把心思用在读书求学之上,那就不单纯是在帮陛下和太子,更是为大明的长治久安。”

唐寅听了很无语。

果然帽子越扣越大,喊口号那也是张周的专长。

唐寅心说,怪不得我仕途造诣不及这位,感情是我脸皮不够厚啊。

程敏政无奈点点头道:“如此说来,的确是善事一件,可就怕事与愿违……呃,是否能一切都按照设想推进呢?”

“这不就需要程侍郎鼎力相助?”张周笑眯眯望着程敏政,“太子在文坛的名声,也要拜托给程学士你了。这对程学士回京上任,可是极有助益的。”

程敏政一听就明白了。

感情这是对我的一次考验啊。

帮太子扬名,让太子可以回心转意,对学习产生兴趣,同时让皇帝脸上有光……然后我回京城,就可以先当吏部左侍郎,后可以问鼎吏部、礼部尚书之类的,甚至有机入阁……如果这件事都做不好,那张秉宽定会跟陛下说,我没什么大本事,然后吏部左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