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大明第一贡生>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听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听处(2 / 4)

在这里瞎逼逼?

平时谢迁对张懋还算是恭敬的,但涉及到具体的家国大事,文臣跟武勋之间的争锋,不会因为私交而有任何的缓和。

朱祐樘道:“朕最初也是这么想的,可毕竟战果具体是如何,目前还不得而知,鞑靼小王子的进一步动向,目前也不知晓。若鞑靼也将兵锋剑指南下,大明辽东的防备将会骤然紧张,朕无法做出决策,才找你们来问问。”

听起来也合情合理,正因为皇帝犹豫不决,才找他们来问。

谢迁却觉得这话有问题……皇帝有事,不是一向只找张周一人来商议?怎么一次还找了三个大臣加一个司礼监秉笔太监?

这会但凡戴义他们也在,谢迁也不会多想。

“诸位卿家有何意见,但说无妨。”朱祐樘显得对几人很礼重。

谢迁先打量了一下张周,发现张周没有主动表现自己的欲望,他大概也在猜测,难道是张周在某些事上的预测,没有符合战事的走向,张秉宽他失宠了?

谢迁心中无答案,先开口道:“陛下,此等大事,还是应当在朝中廷议为好。”

朱祐樘道:“此等军情大事,也要让朝野上下人人知晓,甚至让众臣工私下商谈?”

“这……”

谢迁一时踟躇,好像眼前这事,的确没必要闹得朝野皆知。

张周笑道:“以臣想来,谢阁老的意思,应该是把对军情有了解的马尚书,还有对大局有掌控的刘阁老和李阁老他们一并请来,一并商议。”

谢迁皱眉望着张周。

这算是张周比较了解自己吗?

不是。

张周所说的,不过是最浅白的道理罢了。

朱祐樘点点头道:“朕本来也该如此,但朝野上下那么多事,也不该为了未发生在大明境内,与大明并未有直接关系的战事,而令大明上下为此而操心,毕竟还是要以朝务为重的。”

谢迁闻言,心里在想,连鞑靼小王子要吞并朵颜三卫,都不算是大明的朝务的话,那什么才算?

朱祐樘继续道:“这两年,北方军务或会渐多,若时常以诸位阁老、部堂到内廷商议,也会对朝事有所影响。”

“而朕,也不能总听秉宽一人,也要博采诸臣工的意见,所以朕的意思,是在未来几年涉及到边镇事务上,再以此成立一个特别的衙门,从内阁、司礼监、六部侍郎、研武堂及都督府中,各选出一人或几人,参与期中。”

朱祐樘终于说出今日召见几人的目的。

谢迁马上反对道:“陛下,此等大事,不该贸然决定。”

不说反对,只说决定太草率了。

你成立这么个衙门,简直是要把朝廷内阁和六部都给架空,你这样做连跟大臣商议一下的耐心都欠奉,怎么让朝野上下的大臣信服?

一旁的张懋倒是挺直腰杆,突然有种跑腿的变成动嘴的,一跃成为核心决策层的感觉。

朱祐樘道:“此衙门,并不在宫内或宫外设立任何的公廨衙所,只是有边镇事务时,朕需要临时听取意见,不涉及到批阅任何的奏疏,朝中任何衙门的事务,包括内阁票拟、六部部堂行事等,皆都不受影响。难道朕连采纳诸位意见,也需要征得他人同意吗?”

谢迁皱眉。

皇帝所说的,在他听来,还是比较合理的。

皇帝最近对于边镇事务非常关切,甚至想以此建立平草原的功业,在西北自行筹措军粮物资,甚至派人去经略辽东。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要设立一个临时的“顾问团队”,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朱祐樘继续道:“朕没有找内阁首辅,也没有找六部七卿,为的就是不干扰到朝堂的运作,朕也不能以私人的好恶,影响到大明的国运。”

谢迁道:“但陛下,涉及到边镇事务,与朝廷上下的运作也乃休戚相关。”

说没关系,但岂能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