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大明第一贡生> 第二百二十九章 忠孝难以两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九章 忠孝难以两全(2 / 5)

回头对杨廷和道。

杨廷和在一群阁老、尚书和翰林学士面前,则显得很谦卑,只是拱拱手,没再说什么。

……

……

杨廷和要回乡省亲了。

他没有在人前表达过任何对此事的看法,一直到出宫后,李东阳有意靠近他这边,把他给叫住。

“介夫,你对于回乡之事,如何看?”李东阳道。

在内阁的分工上,谢迁负责去安抚翰林院的人,至于安抚杨廷和则落到李东阳肩膀上。

杨廷和恭谨道:“在下能回乡省亲,探望尊堂并能奉养于前,心中感念陛下恩德,定不负皇恩。”

不管杨廷和心里是有多郁闷,他嘴上当然要说,我很想回家去照顾老爹老娘。

也是没办法的事,这年头对于官员孝义的品质是非常在意的,杨廷和多年没曾回去探望双亲,再加上这次弟弟杨廷仪也中了进士,皇帝特批四个月的假期让他回去,他心里觉得是被人给坑了,但还是要耐着性子表达回乡的迫切。

李东阳道:“你官职不动,也是衣锦还乡,待你回京师后,修撰《会典》仍有你一份。至于翰林学士,也会替你争取来。”

现在李东阳也不敢确定皇帝具体的用意,他跟杨廷和说这些,主要是为了示好,告诉杨廷和,你是我们的人,我们会保证你的仕途一帆风顺。

就算你回乡四个月,也影响不到你在翰林院体系的地位。

杨廷和拱手道:“李阁老抬爱,在下定当尽心为朝廷办事。”

……

……

杨廷和也的确是把自己当成正统文臣来看待的,再加上之前他循规蹈矩,平时修书、参议事务等,他都是按照内阁的吩咐办事,尤其是在修《大明会典》方面,虽然名义上内阁三人才是总编纂,但其实平时的修书都压在他们这些侍读、侍讲身上。

每次跟李东阳沟通也都很好,李东阳等人体现出了对他的信任和栽培,杨廷和也感念到此。

但他仍旧觉得,自己还不适合来当什么翰林学士,尤其是以侍讲身份直接跳升翰林学士,有点被人拿来当枪使的意思,而且自己这杆枪还没等有作为,就被皇帝发配回乡四个月,这不摆明……自己遭皇帝恨了吗?

“兄长,刚当官,为何这就要走了?”

杨廷和回到住所,要跟他一起回乡的杨廷仪已收拾好家当带着马车过来,杨廷仪也很郁闷。

我考中进士,是跟着兄长你吃香喝辣的,咋突然就说要回乡探亲?

还是去侍奉双亲这么扯淡的理由?

杨廷和道:“户部观政的事,处置好了吗?”

“不想观政了,准备跟朝廷提请,放一任知县。兄长莫要以此等眼光看我,我本也是想考中鼎甲,或是遴选庶吉士入馆,跟兄长你一同做事的,奈何事不由人,鼎甲考不上,连入馆的途径都给断了,还不如到地方上当官,若是吏部直接放个四川的知县,我连京师都不回了……”

杨廷仪好像很想得开。

别人都是挤破头要留在京城当京官,只有杨廷仪想赶紧放到地方去当知县。

杨廷和差点想骂弟弟胸无大志。

正说着,有人往他门口方向靠近,一名锦衣卫模样的人问道:“是杨侍讲府上吗?替萧公公和张先生来传个话,他二位马上要到了。”

“嗯?”

杨廷和皱眉。

我这边被勒令回乡探亲,还规定要赶紧走不能耽搁,结果这边还有什么萧敬和张周的事?

萧敬替皇帝来传话就算了,张周来算什么意思?

杨廷和望着远处,果然有马车到来,却是张周和萧敬还没有共乘的意思,各自下了马车往他这边走过来。

……

……

杨廷和在京城的小院内,杨家兄弟俩给设了桌椅板凳,以刚沏好的茶水招呼萧敬和张周。

萧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