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的琢磨了一下,他也觉得老太太说的很有道理,原本在御前奏对的时候,皇帝就有意让他外放为官,现在看来,他的官职可能会更早下来。
明兰虽然整个过程中没有说话,但目光却一直看着王跃,心里也非常的感动,她没想到王跃为了她,竟然会付出这么多。
毕竟,没有几个男人会拒绝一个公主,而选一个五品官的庶女的,可是王跃却做到了。
王跃看盛老太太这边没有动摇,她就和两人说了几句之后,就回到了自己家里,也和父母说了这件事。
王跃的父母也没想到还会出这样的差错,他们也只能叹息了一声,却没有再多说什么了。
……
事实上,老太太还真猜对了,吏部的动作非常的快,根本没有用多久,一甲的十三人也就正式的授官了。
除了王跃一个,其他稍微年轻的都留在京中了,也只有王跃和几个年长的,分别去了下面任职,其他的都在京中。
王跃作为状元,似乎还特意有了恩赐,给的官职竟然是常州通判,这是盛宏用了好几年才走上的位置。
接到这个消息之后,王家和盛家都大喜过望,毕竟,一个官员的起步是非常重要的。
王跃起点就是通判,将来入朝拜相是早晚的事情。
王老娘和盛老太太高兴之余,也马不停蹄的商量着一起南下的事情。
只有,王跃对此,心中却有些不安,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要知道,常州的知州可是王安石,根据他那点儿历史知识,知道这倔老头儿马上就要上书改革了。
皇帝年龄已经这么大了,怎么可能在晚年的时候改革,那不是添乱吗?
王跃在御前奏对的时候,能够感受出皇帝似乎对他的见解很是赞赏,他现在心中就有些疑惑了。
难不成,皇帝也虽然老了,却还是有些想改革?
要知道,他当时回答陛下的问题的时候,不自觉用上了他在别的世界里,知道的一些好的建议,那都是两个朝代满朝文武的精华。
他原本只是表现好一些,也好让皇帝直接给他任命一个好的官职,却没想到让皇帝把他安排到王安石身边了。
不过,王跃有些多虑了,其实,他之所以被安排到王安石身边,是王安石自己要求的。
这个比较倔的大佬一直闹着想回家养老,官家给安排了好几官职,他都不干,最后安排到了常州,他这才勉勉强强的答应。
所以,面对王安石的要求,皇帝和大臣们根本就没有考虑就答应了,他们还真担心这个大佬接着闹情绪。
而王安石之所以认识王跃,还是要从王跃认识的那个刘大人说起。
原来,刘大人上任不久,就开始对运河开始治理,他听了王跃的建议,下令召集了境内所有的漕帮,宣布了自己的计划。
扬州作为长江和运河的交叉口,境内靠水吃水的漕帮人很多,可以用鱼龙混杂来形容。
这些人中大一点的帮派其实都是有后台的,而小一些的才是那些底层的百姓,甚至也有一些江湖草莽混在当中。
所以对于刘大人的计划,小帮派心里虽然欢喜,可以趁机获得一大笔的利益,可是他们又担心自己根本护不住这些利益。
而大一些的帮派却非常的抵触,因为他们本来就不需要做事,只需要享受老百姓疏通完的河道,利用运河赚来利益就好了。
可是刘大人这么做,简直就像是虎口夺食,让他们还要去花钱疏通河道,在这些钻进钱眼儿里的人看来,抢人钱财不就如杀人父母吗?
于是,等刘大人说完之后,整个现场没有人说话,一度显得非常的尴尬。
还好刘大人做官已久,一眼就看出了现场的情况,他也就很是干脆的说道,“我知道你们这里头有很多人都是有靠山的,我也不管你们是属于哪个家族的势力,总之,以后扬州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