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钱对镇上的人也不算贵,而且口口相传这就是口碑。
十斤鱼肉,一共做得二百零六个鱼丸,可以卖五十一碗余两个。
一个多时辰,卖了五十碗。
最后剩下六个,分了给一路赶集的几个同村小孩吃。
他们方才在旁边帮腔吆喝,而且总是时不时的望着这边。
两天的时间,又要做鱼丸,编出的福气结不多。
两样一起卖得差不多三百文。
而且,魏大娘和沈寄是一路来的人里最早卖完收摊的。
这会儿离王二叔回去的时辰还早。
把小炉子等物托给何老幺,魏大娘便带着沈寄去街上逛。
先到一家卖衣料的铺子买了几尺还过得去的料子,十五文一尺的。
一看就是给男的做衣服的布料。
魏楹身体养得差不多了,要回私塾去上课。魏大娘准备给他做件新衣。
“寄姐,这次就先给楹儿做新衣服。你先将就我改的两套旧衣穿着,下一次再给你做。”
沈寄知道自己无法反对,于是微笑着说:“好的,大娘。”
反正方才魏大娘给了她三十文。
新衣服她就不求了。
魏大娘着实是高兴。现在有了这两个营生,日子便会好起来的。
不过,她还是带着沈寄去买了丝线和布,绣活她还是不能丢的。
这两样营生是寄姐的,要赚钱得靠寄姐。
绣活可不同,针线和手艺都掌握在她手中。
一路走着便走到了卖肉的摊子旁边。
沈寄的眼忍不住的飘过去,然后就移不开了。好想吃肉啊!
她嘴巴里开始分泌唾液,脚下也迈不开步了。
“大娘,少爷好久没吃过猪肉了。”
魏大娘好笑的看她一眼,“本就是来买肉的,不然干嘛走到这里来?”
沈寄心花怒放的跟着走到肉摊前。
这会儿只有几块零零散散的肉还挂着了,都是给人挑剩的。
不过,正合沈寄的意。
因为肥肉能出油,所以先卖完的总是肥肉,而且价格比瘦肉贵。
肥肉可以卖到十八文一斤,精瘦肉一般在十五文一斤。
这会儿剩下的几块最多只带了点儿肥肉。
魏大娘便同人讲价,讲到十二文一斤,最后买了一块一斤六两多的,二十文钱。
她要人再给点添头,屠户却不大肯了。
在他们讨价还价的当口,沈寄低头看见案板下横七竖八丢了三五根大骨以及一副猪大肠。
看着有些脏,而且一股很大的气味。
沈寄从前买猪下水都喜欢买超市里弄干净的。
不过,现在恐怕没有这种服务。
就是有魏大娘也不舍得钱的。
“老板,这怎么摆在下头?”沈寄指着问。
魏大娘看沈寄一眼,“那些太脏,没人吃的。”
沈寄眼底一亮,那就肯定不值钱了。于是把魏大娘望着,又指指那一堆,意思要这个。
屠户便道:“要添头就是那个了,没有别的。”
魏大娘看沈寄眼里发亮,而且屠户也不好说话,便将信将疑的把那几根大骨和大肠要了。
她背篓里放肉和骨头,猪大肠就包好放在了沈寄的小背篓里,味道着实不好闻。
不过,沈寄这会儿极力忽略,心头只想着美味。
菜倒是不用买,就是买也是回去在同村人的田里买。
所以逛了一圈,也只买了肉和骨头大肠。
到该吃午饭的时候了,魏大娘掏钱买了两个烧饼,和沈寄一人一个。又给魏楹包了一个肉饼。
两人吃着烧饼喝着带来的竹筒水慢慢走到原来的地方等着。
等到王二叔办完了事赶着牛车过来了,照旧是给了一文钱坐着回去。
沈寄背篓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