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臣女做主。”
她一直没有找到机会说话,现在终于能插上话了,该说的谭宝珠都说了,她只能表明态度。
寿阳公主皱了皱眉,看林黛玉再也没了刚才的和颜悦色,多了几分狐疑。
永宁公主环顾四周,问:“你们还有谁看见了?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
众人皆低下了头。
寿阳公主语气温柔,说道:“只需你们如实说来,不论说了什么有我们做主呢。”
谭宝珠一跺脚,着急道:“有公主在,你们还怕什么!”
“还请各位姐姐妹妹替我和谭姑娘作证。”林黛玉深深作了一揖。
众人始终垂头静默。有人隐隐约约似要站出来,马上被旁边的熟人拉住。
寿阳公主看了看一脸委屈的杨莹,又看了看另一边站在一起的两人——林黛玉和谭宝珠,心生不喜,说道:“时辰也不早了,既如此——”
永宁公主打断:“既然你们各执一词,又没有其她人出来说话。”
林黛玉紧紧攥着手,狠狠咬着下唇,竭力忍住眼泪滚落。
不能哭,不能哭,不能哭。在贵人面前哭是大忌讳。
永宁公主见黛玉楚楚可怜的模样,鼻子一酸,差点脱口而出说“我相信你”。
林妹妹虽聪慧,毕竟只是七岁孩子。母亲虽过世,父亲却健在,这次还陪着她一同入京,又极得贾母宠爱。何曾受过这种被人冤枉、有口难辩的委屈。
估计林妹妹原以为有人会出来仗义执言的,结果除了谭宝珠,其她人三缄其口。
永宁公主却将其她人心思揣摩得八九不离十。她们都是娇生惯养的小姑娘,从小家里的教育便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谨言慎行。又素知杨莹飞扬跋扈,杨尚书最为护短,她行事更是肆无忌惮,不愿意得罪她而连累父兄仕途。
再者,宫中公主虽尊贵,但毕竟还有“天高皇帝远”这句话放着,难道她们果真能每次被杨莹为难就进宫找公主做主?
永宁公主思忖着要如何还林黛玉和谭宝珠清白。忽然想起一事,遂提声道:“锦衣卫何在?”
从她们进国子监之后,便没有看见锦衣卫。皇兄明明说过会派锦衣卫来确保考试顺利进行的。
果然,从不远处一颗树上跳下一人,身着暗红底纹的束袖锦衣卫官服。
那人站定,竟是一少年锦衣卫,约莫十五六岁的样子,面容冷峻,一副很不好惹的样子。
“臣锦衣卫千户朱希孝见过两位殿下。”
“正五品锦衣卫千户?”不知是谁惊讶出声。
众人脸色苍白,见到锦衣卫,即便是个少年郎,想起家中长辈的话,个个噤若寒蝉。
寿阳公主吓了一跳,连连后退数步,惊诧道:“你何时躲在树上?我们怎么都没看见?”
朱希孝答道:“臣一大早过来了。昨日便有人在这守着。”
永宁公主、林黛玉、谭宝珠三人眼睛一亮。
林黛玉诚恳道:“朱大人能否为我和谭姑娘作证?我林黛玉必感激不尽。”
永宁公主见黛玉反应迅速,微微一笑,跟着说:“麻烦朱大人将方才看到的听到的告诉我们。”
朱希孝微微点头。
还未等朱希孝开口,杨莹瑟瑟发抖,扑通一下跪下,哀求道:“臣女知错了,还请两位殿下责罚。是臣女太糊涂!臣女自小身子骨差,太医告诫万万不可在太阳之下暴晒,烦闷之处久待,恐有伤根骨,性命不保。”
寿阳公主目瞪口呆。
同样都是十岁,杨莹这巧言令色之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朱希孝无视杨莹,说道:“杨姑娘主动找林姑娘换考棚,林姑娘以须遵守考场规矩拒绝,杨姑娘自报家门,林姑娘坚持遵守抽签的顺序。”
永宁公主想笑。怎么会有人说话一板一眼、毫无感情?锦衣卫都这样吗?
杨莹已经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