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却故作高深:“不可说,不可说,魏公子心知便好。”
魏叔玉面色不变,心里却是咒骂连天:“真是千年的王八,万年的狐狸啊,李二,想借助我的手去行那平衡之道,呵呵,但你不怕船翻了吗?”
“多谢先生解惑!”魏叔玉拱手道。
李世民笑了,只是那眼神里却是带着一丝得逞。
“听茶会正式开始!有请太原王氏,王清雅小姐主持本次大会!”一名鹰钩鼻老者大声宣布道。
话音刚落,一位美貌的青衣女子缓缓走来。她的身姿轻盈,如同风中摇曳的柳枝,每一步都散发出一种独特的优雅。她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在双肩上,轻轻拂过白皙的肌肤,如丝般柔顺。
她的嘴唇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似有似无的微笑,仿佛在向世界展示着她内心的宁静与从容。
“此次听茶会乃是我太原王家举办,欢迎诸位来捧场!”王清雅一开口便是天籁之音。
“哦哦!!清雅小姐!”
“如果能和清雅小姐共度良宵,我…”
“清雅小姐好美丽!!”
……
听着台下的欢呼声,王清雅微微一笑,“诸位,这次的听茶会还是以诗词为主,最近听闻边关即将发生战事,这次的诗词便以鼓舞将士们的士气为主!请各位随性发挥!”
二楼看台上,李世民听着,眉头紧锁,心中思绪如潮水般翻涌。他深知边关战事的紧急性和严重性,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他想起边境的百姓,他们的生命和家园都将受到战争的威胁,皇帝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无比重大。
因此,若这次能出现极好的诗词,战士们听后也能鼓舞士气,这是极好的。
李世民深深看了一眼台上的王清雅,眼里闪过一丝赞赏。
这时,一位公子哥从人群中走出,他手持纸扇,轻轻摇曳着,“在下不才,率先做出诗词,献丑了!”
“此人是谁啊?”
“嘶!这是京城四大才子之一的薛若昀!传闻他的文学极高!鲜有人能胜过!”
“嘶!来头不小啊!”
……
“秋风徐徐,边关嗖嗖。”
“鼓声阵阵,将士滔滔。”
“破倭斩寇,马革裹尸。”
“愿为大唐,死矣何哀。”
念完几首诗,薛若昀眼里闪过几分得意。
“好!!!”观众们都拍手叫好。
而李世民眼里也是闪过一丝光亮,“不知魏公子觉得此诗如何?”
魏叔玉眼里不屑,“一塌糊涂,不成篇幅!”
“哦?莫不是魏公子有更好的诗句?”李世民满脸好奇。
“切!小子,大言不惭!年少轻狂!”长孙无忌直接爆粗口。
魏叔玉没再多说什么,而是起身,走向看台边,“依我看此诗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什么!此子是谁?”
“他竟敢说薛公子的诗不行?”
“哼!哪里来的小辈!”
…
薛若昀正得意的脸色也一下子阴沉下来,“小子,你凭什么说我的诗不行?”
“呵呵,这就是事实啊,华而不实,我随便出的诗都能吊打你!”魏叔玉漫不经心的开口。
“哼!大言不惭,你倒是说出来让大家伙儿听听!”
“好!”
…
“不会是一个来找存在感的小子吧?”
正当大家满是怀疑时,魏叔玉开口了。
“秦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