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想想的(2 / 2)

而这一形式也一直持续下去。

到了后期,八股文越来越变态。

朱标很是惊讶:

“听师父的语气,是觉得八股取士有问题?”

“这不仅是有问题啊,这可是极大的问题。”

“诚然,陛下此举有利于此时的朝局稳定。”

“但是,此举的发展只会使得文人的思想禁锢在这一个小小的框架之中。”

“而寒门学子为了能够出人头地,只会更加刻苦的研究八股文。”

“我就想问问殿下,这样选拔出来的官员,你可以放心的交给他们相关的事务吗?”

高鸿生语气严肃的看着朱标。

朱标艰难的摇了摇头:

“但是,先生,这科举制度就没有一点优点吗?”

“优点,当然有。”

“你看,历朝历代有名的大臣哪个不是通过科举选出来的?”

“而科举制度也打通了寒门学子向上的路。”

“那些优秀的诗人,不也是由于科举的盛行才应运而生的吗?”

“只不过,我说的是八股取士这一形式。”

“它虽然稳定了朝局,但是却变成了统治者稳定朝局的工具。”

“而统治者可以通过这一手段来控制考生的思想。”

朱标大惊失色。

“先生何出此言?”

“这可是父皇亲自下的国策,先生切莫瞎说。”

高鸿生却不以为意:

“瞎说?”

“八股取士的弊端刚才臣只是说了一部分。”

“臣接下来的话,殿下要仔细思考,看臣说的这些有没有道理。”

朱标点点头。

“这八股取士,是不是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去研究那些四书五经?”

“对。”

“而这是寒门子弟当官的唯一途径。”

“而这些学子当官之后,只认识四书五经,对其他的却一窍不通。”

“我就给你举个例子,你让一位从科举选上来的学子去当官。”

“他对律法一窍不通,你怎么能相信他能够正确的判案呢。”

“还有,你若是让他在行军打仗中去管理后勤。”

“他连数都数不清,你怎么能放心他能管好后勤呢?”

朱标闻言一怔。

是啊,确实如此,若继续下去,那以后的官员只会是越来越无能。

他此时已经了解了父皇的意图。

父皇通过八股取士来控制士子的思想,稳定朝局。

但是,此举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可是父皇能不知道这些弊端吗?

肯定知道,但他为什么还要选择八股取士的。

那肯定是对于此时的朝局来说,八股取士利大于弊。

官员不懂律法?

没事,可以在当官之后慢慢学嘛。

不懂算学?

不要紧,又不是一定要他去从事有关算学的事务。

可以给他配一个精通算学的随从吗。

这都不是大问题。

只要朝局稳定,一切都是小问题。

朱标心里想着,对此不以为意。

毕竟,与大明王朝可以可以长治久安相比,其他的都不重要。

至于学子思想的束缚,这不是他们对大明王朝做出的牺牲嘛,这是他们想要为官所要付出的必要代价。

朱标此时深深的领会了自己父皇的用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