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摆了摆手。
“好吧,孤知道了。”
“不过,孤以后有什么难题,先生可要如实回答。”
朱标目光灼灼的看着高鸿生。
高鸿生点点头:
“那是当然,但有所命,臣在所不辞。”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先生,你还没说如何拉近差距呢。”
朱标高兴的看着高鸿生。
高鸿生无奈的点点头:
“好吧,那我就说说,我呢,有以下几点建议。”
“这第一点嘛就是交通建设:加大对南北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修建官道、桥梁、运河等,使南北交通更加便捷,促进经济交流和资源共享。”
“第二,就是税收政策:调整税收政策,减轻北方地区的赋税负担。”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南方富商、手工业者和工匠到北方投资兴业,促进南北经济的均衡发展。”
“第三,就是农田水利方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北方地区农业生产能力。”
“推广南方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方法,提高农作物产量。”
“第四就是官员选拔和任用:选拔和任用有才干、有见识的南北官员,使他们能够公平、公正地处理南北事务,平衡南北地区的利益。”
“第五就是教育政策:提高北方地区的教育水平,培养具有丰富学识和才能的人才。”
“通过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提高南北地区的人才素质。”
“第六就是开放市场:鼓励南北之间的商品流通,取消限制性政策,降低交易成本。”
“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南北经济的融合和发展。”
“第七就是土地政策:实行有利于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如减少或取消地主阶层的特权,降低土地征收赋税等。”
高鸿生说的是意犹未尽。
而朱标听得却是连连点头。
“先生,这些我可以记下吗?”
“唉,你记下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啊,我说的轻巧但是施展起来却不容易啊。”
高鸿生微微叹气。
“哦?这是为何?”
朱标诧异的看着高鸿生。
“这些都需要钱啊,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现在就是缺钱啊。”
“这钱之一字,难倒了无数英雄好汉啊。”
高鸿生叹息着。
朱标也是无奈的摇头:
“是啊,没钱啊。”
“那咱们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高鸿生看向朱标:
“这就看殿下你的了。”
朱标诧异的指着自己:
“孤?”
“对,皇上是开国皇帝,面临着大量的问题。”
“待到皇帝陛下把问题处理干净之后,殿下上位的时候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发展经济。”
“到时候想必外族入侵已经是少之又少,我们的皇帝陛下一定不会允许外族的猖狂,一定会派兵把他们剿灭。”
“而我朝又有如此多善于作战的将军,以及战无不胜的士卒。”
“到时候一定可以把北边的蛮子打个干干净净。”
“到时候殿下接手的只会是一个干干净净的朝堂。”
“到时候就是殿下发挥自己才能的时候了。”
高鸿生语重心长的看着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