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人都在可怜离异单亲家庭的子女时,年仅10岁的小丽华已经开始劝说自己的母亲和父亲离婚。因为她从小目睹了自己的父亲无数次家暴自己的母亲。
郑丽华和弟弟郑少铭出生在一个木匠的家庭,姐姐比弟弟大一岁。父亲郑大兵如果不喝酒的情况还算正常,但父亲每日抽烟喝酒,喝醉的日子比清醒的时候多得多。每次喝多了总会拿小丽华母子三人出气,妈妈是被打的最严重的人,可能是因为丽华和弟弟还是孩子,妈妈有时因为护着孩子的身体被打得更严重,但也没有闪躲。
在少铭三四岁的时候,两姐弟在父亲午睡的窗外玩耍吵到了正在睡午觉的父亲,父亲大发雷霆,手上拿起黑色胶绳就边骂边去找他们姐弟。丽华因为比弟弟大一岁父亲叫站住就站住了,所以她只是被胶绳抽了一下头顶。少铭因为害怕则找了个地方躲起来,可越是躲起来父亲越生气,最终还是在铁路边的茅草后丛里找到了弟弟,弟弟被一路抽打到房间后父亲还不解气,用手上的黑色胶绳把少铭绑在了木床的架子上,继续施爆。丽华和妈妈无论如何拍门哭喊劝阻都没用,只听到里面的惨叫,妈妈又急忙去找来了住在旁边的亲叔叔,叔叔果断一脚把门踹开后才把弟弟救了出来。
小丽华认为就算没有父亲也比现在每日过得担惊受怕好,更何况母亲是受害人,如果他们离婚了父亲也必须支付子女的抚养费直到成年。但是思想保守的母亲每次都以你们还小,妈妈没有文化没有能力独自抚养你们长大,你们没有完整的家庭就很难成家为由拒绝小丽华的提议。小丽华虽然还不太明白这些道理但是她对母亲的选择也别无它法。
小丽华开始上初中了,虽然在家里没有太多快乐的时光,但是在学校她快乐多了。因为她认识了三个非常要好的同学,她们是阿娟,韶君和小琳。她们有共同的爱好和聊不完的天,四个人总是形影不离。
有一天放学,阿娟和小琳差不多出校门的时候,她们看到一个好像喝醉酒的中年男子手上拿着长长的黑色胶绳在手上挥舞,嘴里还在大喊郑丽华出来。她们被吓到了但是还是第一时间往回学校跑,她们找到丽华和韶君正在准备往校门口走,她拉住丽华的手气喘吁吁的说:“你爸在校门口拿着长鞭,你现在千万别出去。”丽华愣了一下,她知道父亲经常发癫,但没想到会来学校门口。韶君看着丽华说:“等你爸走了我们再一起出去,然后你在我家住几天先吧。”丽华感动极了,眼泪已经流了下来。小琳和阿娟抱着丽华又说:“还有我们呢,不要担心害怕。”小丽华万分感动的原因不只是有这么好的朋友,她知道连自己的亲戚都无法这样保护自己,这些跟自己没有一丝血缘关系的同学和同学的父母却如此善良,这也让她感受到了世界上除了妈妈以外的温暖。
初中阶段少铭没有姐姐那么幸运了,他每次无家可归的时候,只能去河边的石凳上过夜,夏天蚊子多被咬得整夜睡不好,冬天冷风吹得也睡不好。少铭认识一个家里是开五金店的同学,这个叫小鹏的男孩是跟他最要好的朋友,但是这个朋友虽然很想帮他家里条件却不允许。每次小鹏帮少铭的时候只能悄悄背着父母,这几天小鹏中午打了一大盒饭菜一边帮忙看店一边吃,他只会吃一半,因为要留一半给少铭。就这样不知道多少次少铭吃着小鹏碗里的剩饭,晚上睡在河边石凳。
时间到了2004年丽华读高一这一年,弟弟刚初中毕业。父亲又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把妈妈打得遍体鳞伤,在医院医治的时候母亲趁父亲不注意逃走了。气急败坏的父亲更加暴跳如雷,小丽华不但要清理父亲因为酗酒过度产生的呕吐物,父亲半夜把她和弟弟叫醒,让他们分头去找妈妈。乌黑的巷子以前小丽华晚上路过都会害怕,但因为伤心和担心她完全顾不上害怕。她只想找到妈妈后让妈妈别回家,回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