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742(2 / 4)

青菜的童子,“你们回去。”

童子们听闻自己要去赶回去,瞬间便哭闹了起来,自有学宫的仆人将他们带下去,旁边学宫的学子们羞愧地无地自容。

他们即便是个傻子,也在身边人的提醒下懂了,连青菜都没见过,完全拿着玩的童子,怎么可能真得家贫?真得家贫的孩子,这个年纪早就帮家里干活做事了。

他们只收取家贫的童子,就是因为他们读不起书。而那些家境富裕的人家,要么是冲着学宫的名声,要么是冲着不要钱的课业而来,他们如何能要?

面容严肃的先生待人都安排好了,开口道,“现下我教你们一句话,只教三遍,然后你们诵读五十遍,可听明白了?”

童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而后齐声道,“喏。”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先生念了一遍,便让下面的童子读一遍。

穷人家的孩子从未识字,先生教的句子长而拗口,他们根本不知道意思,都勉强地跟着念了一遍。

先生自是瞧见了,却当做没瞧见一般,教了童子们三遍以后,便让他们自行诵读五十遍。

好些学子们都颇不赞同地窃窃私语,“李先生这样教导从未识字的幼童,他们根本不知道这句话讲的是什么,哪里能够再诵读,而且是五十遍?”

“是啊,我起初读书的时候,完全不识字,实在不耐烦诵读。”

“先生是不是折腾他们啊。”

……..

刘彻见了这一幕,挑眉问苏碧曦,“学宫还教《论语》?”

他见了苏季顼如何驳斥董仲舒的一幕,以为泾渭学宫应该是极为排斥儒学了才是,不想竟然有教导儒学的先生。

“董子的儒学,是他自己的儒学,已经不是孔孟所流传的儒学了。”

苏碧曦直言道,“本来经过焚书坑儒,古文经今文经之争就喧嚣尘上,再加上董子自己改造的儒学,儒学流派纷杂不已。苏祭酒反对的只是独尊儒学,贬斥其他百家,而不是斥责儒学。学宫教导儒学,也是因为学宫包容百家,兼容并蓄。”

刘彻沉默了一会儿,“君儿,想得多了,主意也就多了。”

为帝王者,并不是那么希望自己的臣民主意太多。

“春秋战国,群雄争霸,然而各国都畏惧秦国,视秦国为虎狼,为的不是秦国用的是法家的主张变法,而是秦国的国力”苏碧曦缓缓道,“当时的诸子何止是百家,有哪家有什么大的作为,可曾使得哪国足够强大,能够跟秦国抗衡?诸子百家的繁盛,影响不了天下大势,而如今的天下大势,在于汉室的兴盛。阿彻,你不会连这点信心都没有?”

刘彻看着苏碧曦满脸揶揄,就觉得自己手痒,捏了苏碧曦的手一把,将人往自己怀里一揽,“日后我们有了孩子,也让他们来泾渭学宫。”

“那可不?苏祭酒要是不收,我就把学宫的房子收回来,把他们都赶出去!”苏碧曦笑得得意不已。

他们在说话的档口,所有人已经盯着童子们把五十遍诵读完了。

苏季顼跟六名先生出来,各自点了十几名学生出来,一一点评。

“你只诵读了不到十遍,便只随意说话,去。”

“你一遍也未诵读,去。”

“你诵读了三十一遍,然后便忘记了顺序,仍然接着诵读,心性颇佳,留。”

“你每个字的读法皆对,且诵读了五十遍,天资过人,敏而好学,留。”

………

此时此刻,学宫的学子们终于知晓先生定下这两次考核是为了什么了。

不识字的幼童,再被家人教导过,五十遍的诵读,也能显出真性来。

真得一心向学,珍惜这机会的,即便听不懂,也会读完五十遍。

而并不向学的童子,可能弄虚作假,可能根本一遍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