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来是无敌将军,久仰大名。” 赵匡禹隐隐感觉到了刘继业对自己辽国身份的不屑,因此也是马上岔开话题。这几年辽国和汉国确实不怎么融洽,刘继业有意见也正常。
“刘将军见笑了,我乃败军之将,被大宋皇帝送进城来劝降,也是无奈之举。”
“辽国援军真的败了?那城外摆的都是辽国人头?”
“如果所料不差,两路援兵应该都败退了。”
“败的也正常,你们辽国就认准那两条道,每次都一样,我都能猜出来,宋军肯定有埋伏。”
这也怪不了辽国不知道变通,能大规模快速通过军队的路就那么几条。辽国部族军又十分自信,怎么肯绕远路。
“刘将军,还请速速引路,我先见国主。”
许是刚才的交谈,消除了一些隔阂,刘继业对赵匡禹的态度明显改善了许多。
赵匡禹跟着刘继业走下城楼。城中目前已经实行了管制,根本无法走马,只能步行。略微观察了一下城中情况,只能说相当不妙。如今是三月,北方的天还是忽冷忽热,可是城中百姓却只是穿着单衣,有些人甚至衣不蔽体。能住进城中的,最少也是能顾住温饱的,绝不会如此惨状。这些还都是精挑细选出来帮忙搬运物资的劳力。
听刘继业说,城中储存的柴早已经烧完了,守城用的热油还都是各家各户收集来的多余衣物。城中一些亭子和车板都被拆了,到城楼上阻挡宋军的羽箭。城中百姓对于守城还是很卖力的,在这个世道,只要破城,最惨的就是城中百姓。
穿过城中的马道,要先经过住坊。这是百姓的生活区,密密麻麻的排列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