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当成没什么用的炫技研究。而现在看来……其实根本也就是炫技吧!
不过既然有好的设备和方法,当然是不用白不用。姜祎成戴上了这个面罩一般的声音采集器,按照办公桌屏幕上的提示读采集材料。
“
曾经,天上有一个荣光的王国。
那国王派遣第一位王储去黑暗之国寻找创世的珍珠。
于是第一位王储走上了珍珠的追寻之路。
但她却被欺骗,忘记了自己的高贵。
以为自己是黑暗之国的王。②
”
柿原库季马在一旁解释道:“材料是从语料库里随机选择的,如果您觉得这里面有词不好念,也可以换一个。”
这有什么不好念的?并且对于直播节目主持人而言,也不存在什么在别人面前念旁白的障碍。
姜祎成按照屏幕上的这段话一字一句地念了,之后又出现了第二个采集材料,却是一段对话。
“
那日本人靠不住,我靠谁啊?老蒋?
[蓝色]更靠不住。
一个写日记的人。
[蓝色]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是啊。
[蓝色]你写日记吗?
我不写。你写日记吗?
[蓝色]谁能把心里话写日记里?
写出来的哪能叫心里话?
[蓝色]下贱。③
”
“这是怎么……”姜祎成有些犹豫。
“哦,您点‘确认’,黑字的部分会由AI发声,而您需要念蓝字的部分补全对话。”柿原库季马解释道,“如果您不想对着AI念对话也完全没问题,对话只是为了记录在放松状态下的音调习惯。所以若是在念对话的时候不能放松,那其实还不如不录对话的部分。”
姜祎成倒不至于不能放松地对着屏幕假装对话——毕竟她对着镜头“互动”都做得挺好——只是觉得这个声音采集还真是麻烦,果然是地府研究院的做派。
于是她没有多说什么,直接点“确认”,开始跟AI对话。
有点儿神奇的是,一开始AI的发音还是不偏不倚的标准音,而在姜祎成说到“正经人谁写日记啊”之后,AI的语气就已经非常接近她的语言习惯。到最后同时说出的“下贱”,已经与姜祎成的声音相差无几了。
这其实并不是AI已经完全“学”会了她的发音,而是由于全世界上的口音是一个有限集合,并且能够被较为详细地分类。随便拿出一个人总可以归到某类当中,而后用这一类的特征进行模拟,完全可以做到乍一听也听不出什么区别。
只是这玩意儿如果在不了解的人看来,可能会有点儿吓人④。
“这样就可以了,让AI做一下静态拟合。”柿原库季马直接用语音对翻译系统发出指令,“测试下一段语料。”
“技术的发展是长期积累的,而不是靠孤立的英雄行为。技术在发明出来后大部分都得到了使用,而不是发明出来去满足某种预见到的需要。⑤”高保真发声器发出了模拟姜祎成的声音。
“您觉得这可以么?”柿原库季马礼节性地问了一句。
对于这种无关紧要的步骤,姜祎成也只是礼节性地答了一下儿:“跟本人非常一致。”
虽然事实上,听到模拟自己的声音读这段话,还是让姜祎成短暂地汗毛竖起了一下儿的——并不是由于学得不太像而导致的“恐怖谷”效应,而只是因为这两句话的内容和语气都实在太正经。让姜祎成听到自己的声音念这么正经的话,反而觉得非常不自然,仿佛是回到了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一想到她当时一本正经地念幻灯片下面的备注,就不由得觉得尴尬万分。
这么一想,她倒终于理解了为什么这个翻译系统要安装自动模拟声调语气的功能。倘若翻译出来的东西都像是一本正经地念说明文一样,那就算是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