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这一领绵布直裰”
“他只做了三日和尚不幸命短”
“将这两件衣帽拿来做个忆念”
“唐三葬啊你既有徒弟。”
“我把这衣帽送了你罢。”
“承老母盛赐但只是我徒弟已走了。”
“不敢领受。”
“他那厢去了?”
“我听得呼的一声他回东去了。”
“东边不远就是我家”
想必往我家去了。”
“我那里还有一篇咒儿唤做定心真。”
“又名做紧箍儿咒。”
“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记心头。”
“再莫泄漏一人知道。”
“我去赶上他。”
“叫他还来跟你你却将此衣帽与他穿戴。”
“他再不敢行凶也再不敢去了。”
唐三葬闻言低头拜谢。
那老母化一道金光回东而去。
唐三葬情知是观音菩萨授此真言。
急忙撮土焚香。
望东恳恳礼拜。
拜罢收了衣帽藏在包袱中间。
却坐于路旁。
诵习那定心真言。
来回念了几遍。
念得烂熟。牢记心胸不题。
却说那悟空别了师父,一筋斗云径转东洋大海。
按住云头分开水道。
径至水晶宫前。
早惊动龙王出来迎接,接至宫里坐下。
礼毕!
“近闻得大圣难满失贺,想必是重整仙山复归古洞矣。”
“我也有此心性只是又做了和尚了。”
“做甚和尚?”
“又唤为孙悟空了。”
“这等真是可贺可贺。”
“那是唐僧不识人性。”
“唐僧就绪绪叨叨说了我若干的不是。”
“你想老孙可是受得闷气的?”
“是我撇了他欲回本山。”
“故此先来望你一望求钟茶吃,承降承降。”
当时龙子龙孙即捧香茶来献。
茶毕!
孙悟空回头一看。
“这是甚么景致,大圣在先此事在后。”
“故你不认得。”
“这叫做圯桥三进履。”
“怎的是三进履。”
“此仙乃是黄石公。”
“此子乃是汉世张良石公坐在圯桥上。”
“忽然失履于桥下。”
“遂唤张良取来。”
此子即忙取来跪献于前。
如此三度张良略无一毫倨傲怠慢之心。
石公遂爱他勤谨。
夜授天书着他扶汉。
后果然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太平后弃职归山。
从赤松子游悟成仙道。
大圣
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
“不受教诲。”
“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
悟空闻言沉吟半晌不语。
“大圣自当裁处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
“莫多话老孙还去保他便了。”
“既如此不敢久留。”
“请大圣早发慈悲。莫要疏久了你师父。”
孙悟空见他催促请行。
急耸身出离海藏。
驾着云别了龙王。
正走。
却遇着南海菩萨。
“孙悟空。你怎么不受教诲。”
“不保唐僧
“向蒙菩萨善言果有唐朝僧到。”
“揭了压帖救了我命。”
“跟他做了徒弟。”
“他却怪我凶顽。”
“我才闪了他一闪。如今就去保他也。”
“赶早去莫错过了念头。”
言毕各回。
“师父!
“怎么不走路。还在此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