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哪家的?”一位穿白色衣衫的小姑娘开口道,她周身气度不凡,一看就是文人墨客的后代。
“我叫孙若若。”看华慕初不理,那女孩也不在意,继续说道。
华慕初只是在想,她是谁,不久就有了思绪,前世也是知道她的,心中不禁惋惜,真是可惜了这姑娘,日后有那样的遭遇,但是自己也不是来这里同情心泛滥的。
“我叫杨晓雪。”说话的人年纪尚小,但冷傲孤清却又盛气逼人,孑然独立间散发的是傲视天地的强势。
英气十足,小小年纪气势就如此强大,这张脸倒是与那位女将军相似个七八分,这人值得结交。
前世她一到学堂就因为太过思念祖母和母亲,总是想着跑回府中,闹了不少笑话,心思根本不在学堂里,在学堂都没有待足半天,更是没有去结交这些人。
念及此,还是和她们挨个问好,也报上了自家姓名“我叫华慕初。”
名字一出,众人便了然,华丞相的嫡次女,老来得女,煞是疼爱呢。
小孩子本就熟络的快,一来二去,就都是好朋友了。
随着铃声响起,也要开始上课了。
其实学的无非就是那些四书五经。
重活一世,华慕初倒是对这些不怎么感兴趣。
可台上讲课的人却是华慕初的旧识。
这位夫子,名为**,本来只是一个默默教书的先生,但是后来因为一篇策论大出风头,那篇策论当时风靡京城,饶是不通文墨的华慕初也是记了个七八分。
后来提出策论的人竟然莫名消失了,想来也是被那人请去做了谋士。
至于华慕初为什么知道,自然是在那人家中见到了**,华慕初不由得感叹,这报复的机会来的这样轻易。
华慕初故意装作不听课的样子,终于等到**提问,她一字不落的背出了**当初写的策论前半部分。
课堂上的人都听不懂,但是**不一样。
**听着这女娃娃的回答,答的虽然与问题无关,但是她说的每一句话,自己都无比熟悉,她说上句,自己就能接上下句,这实在是奇怪。
就好像这些东西就是自己写出来的一般,但是自己从来没有写过。
这样的一篇策论,实在不可能是一个六岁的女娃娃能说出来的,可她又说得那样流畅,这不由得引起他的注意来。
华慕初当然知道**现在还没有写出来那篇策论,至于只背半部,是这篇策论后面还有别的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