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女生耽美>粉丝每天都在催我发新歌> 第 113 章 《雨是冰凉的流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13 章 《雨是冰凉的流星》(3 / 15)

与死等主题,听完全专后让人沉默又惆怅。

大部分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身境遇的投射,因为现代社会中的个体少有不迷茫、不孤独的,而关于生命的思索更是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进行的个性化研究。

所以听到的人会思考,会难过,会流泪,会沉默。

很奇怪的,专辑没发表之前网上多的是对它的猜测,而在发表后,这些猜测就像凝滞了一般,不再流动。

这张专辑达到大众预期了吗?

似水流年成功守住自己的地位了吗?

这似乎无需再多言。

《雨是冰凉的流星》就像一道浪,拍向听众,将人打蒙了,而在全身湿透后,索性便沉浸在水月的狂欢中,不再顾及什么。直到重新烘干衣服,人们才从迷思中走出,给出一个又一个超高的评价。

《原创者》做了一期Q&A,里面有个片段广为流传:

“Q:姜老师的新专真的很棒。能透露一下灵感是什么吗?

A:算是长时间以来一直思考的事。灵感来源于生活。

Q:大家都很疑惑,为什么这张专辑叫这个名字,姜老师能解答一下吗?

A:其实也没想太多。只是创作的那段时光,一直在下雨,隔着雨雾看这个世界,感

觉模模糊糊的,很不真切,觉得很符合这张专辑朦胧隐晦的意境。

Q:在姜老师看来,这张专辑是什么感觉的呢?

A:其实我也写在标题里了——咻,像流星一样。非常短,全部听完也就十五分钟(笑)。

Q:对于网上关于您和诗酒老师的比较,姜老师有什么想说的吗?

A:我觉得你们的想法可以再大胆一点。

……

这个报道里有很多点都值得挖掘,但是要说最有争议的,那无疑是姜铭书关于诗酒的话。

很多人猜测他俩是不是认识,不然不可能说出这种话。

也有聪明人比对了《雨是冰凉的流星》中的作曲习惯和诗酒的作曲习惯,发现了微妙相似的蛛丝马迹,当即又是一个爆点。

不过这件事一直没有实锤,直到有人扒出来他大学时期参加轮滑社的昵称就是诗酒,才让人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后来姜铭书亲手发了一条星博,解释了诗酒诞生的经历,直言那个时候的他确实有些胆怯了,以至于不敢面对自己,面对粉丝。但是现在他要学会接纳自己,也希望粉丝能看到更真实的自己。

当天晚上的热搜几乎都被他霸占了。

那盛况令人感叹:简直跟他没离开过一样。

正是在这如日中天的人气下,《贩卖笑容的男孩》国内首映。

尽管是文艺片,但首日票房居然达到了六千万,就算后期走势回归正常,破亿也是板上钉钉的了。

对于一部成本不高的片子来说,这回报率相当高,充分展示了主演的商业价值。

更不要提它还获奖获得盆满钵满,不仅男主角凭此一举斩获影帝,导演也拿下了那威亚含金量最高的奖项,最佳影片。

名利双收的情况下,办起庆功宴来那是毫不吝啬,风风光光的,占领了热搜前排。

许多看完电影还有些难受的观众见到庆功宴上那个笑得含蓄但欢欣的身影,也终于从电影中小却的悲剧中走出,回味起了更多细节。

刷子一时间都被小却的舔颜向剪辑攻占。

那段时间姜铭书都能刷到很多标题类似“给我10秒钟,夺走你的心”“小却不要心动挑战”“他的笑,惊艳了时光(小却笑容cut)”等等的视频。

当然别的也有,比如be向的“从那天起,他再也不会笑了”,拉郎向的“我把你拽入深渊,令你只为我而笑”,

误解向的“貌美精神病的快乐日常”……

看完影片后影评人更多的提到了影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