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好久,也找不出不去的理由。
林冲回到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管营,二人取路投草料场。
正是严冬天气,大雪下的正紧,林冲和差拨一路上没有耽搁,早早来到草料场与老军清点交割。然后林冲又与老军互赠用具,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老军自和差拨回天王堂营里来。林冲放好包裹被卧,四下里观察:
“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林冲觉得寒冷,就想起来去市井买一些酒肉回来。林冲把花枪挑了大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厅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明老师:林冲的以上自律行为自然而然,这是一个长期培养,才能养成的一个良好习惯。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钱纸”。又行了一回,望见一簇人家,当面对酒店主的盘问,林冲机智的利用大葫芦取得酒店主的信任,顺利地买到了酒肉。
林冲吃喝完毕,又买了一满葫芦酒,包了两块牛肉,留下碎银子,又把花枪挑了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林冲便踏着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回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那两间草厅已经被大雪给压倒了。
林冲放下花枪、葫芦,搬开破壁,探半身入内,发现火已经灭了,再把手在床上摸时,只拽出一条絮被。
秋老师:林冲只得出来,此时正值隆冬见天色早已经黑了。此时想起半里路外有一个古庙,可以安身。
“我且去那里住宿一夜,等到天明去做理会。”林冲内心嘀咕。把被卷了,花枪挑了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往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见旁边有一块石头,搬过来靠了门。
林冲就在庙里清理的供桌上睡下了。一直到半夜三更睡得正香,却被外面哔哔哔哔的响声吵醒,林冲跳下供桌,来到庙门,从门缝里往外看,只见草料场内火起。
林冲正想搬开大石头,只听得前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赶忙伏在门内听着,是三个人的脚步声,且奔庙里来,他们用手推门,却被林冲靠住了,推也推不开。
明老师:那三个人就在庙门外,远远的观看着草料场的火速从零星的火点缓慢地发展成烈焰之势,数内一个道:
“这条计好么?”
一个应道:
“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的推故”。
那人又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
三个人在外面相互吹捧,林冲在内听的真真的,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谦,一个就是富安了。
秋老师:林冲没有大怒,反而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地把石头搬开,挺着花枪,一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
“泼贼那里去”。
林冲只用了三招,就将三人全部杀死,然后用刀把三人的人头砍下,再用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的供桌上。富安、陆谦、差拨都死了,林娘子上吊身亡,高衙内大概也好不了。
明老师:讲到这里,我想起金某人评论林冲为“毒人”,那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心理,是“博人眼球”的卑劣行径。
这完全是对林冲的恶意“污陷”,在整个过程中,林冲始终是被动的、受到迫害的一方,林冲有过错,但那都是选择错误,主观上从来没有过害人的心思。只要对方随时放手,悲剧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