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诀窍还在另一处,你们再仔细体会体会,便能通透了。&34;
人群中一片静默。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李阳,生怕错过什么绝学真传。
“最重要的就是要用心!”
李阳话音刚落,便身先士卒,拿起工具动手示范起来。
只见他动作娴熟而从容,双手宛如编织利剑的织女,在铁锭上游走穿梭。
木钳一开一合,削尖的锉刀在他手中挥洒出缭乱的火星。
砂轮旋转时的微弱呜声,混杂在微风掠过金属的沙沙之中,好一派安谧的工场景致。
工友们簇拥在李阳身边,用力吮吸着专注时他眉心的刍荛,试图从那纤毫毕现的变化中,领会他所说的那种对于材质的感觉。
时间在钏锣的声响中迅速流转,不知不觉,一枚枚形状各异的机械零件便在李阳的魔力手中渐次呈现。
它们一个个光洁如镜,尺寸精确得令人咂舌,就如同离了壳的珍珠一般晶莹夺目。
李阳操刀落笔间洒脱自如,仿若江湖高手在闲庭信手作画。待到最后一枚重要的主轴轴承被他精心雕琢出来时,众工人不禁惊叹连连,面面相觑。
&34;快看啊,这不就是那副图纸上的最后一枚关键件吗?&34;
&34;天啊,居然一个也没差!李工这手艺,真是了不起!&34;
&34;好家伙,难怪图纸一气呵成,这根本就是活活从想象中造出来的啊!&34;
更令众人震惊的是,整个加工过程,李阳竟是一点尺寸计算都没做,全凭直觉和手感!这种驾驭材质的本领,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一时间,掌声雷动,铺天盖地而至。整个车间里,到处都是对李阳才华的赞叹和钦佩。
&34;这这不可能!你们看,这些部件的精度全部在千分之一毫米以内!这可是全手工操作啊,李阳同志您怎么做到的?&34;
其他工程师听了也都加入进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赞不绝口。有几位干脆直接拿起量具,把零件上上下下测量了个遍。可是无论如何,他们都找不出任何毫厘之差。
&34;妙啊,这绝对是绝妙的手艺!怪不得能一气呵成地画出那些图纸,原来是李工对机械零件的构造早就了如指掌了!&34;
&34;天生的机械天才啊,如果没有李同志,我们一辈子也无法弄懂这进口机床的奥秘!&34;
&34;什么话,你们可是高估我了!&34;李阳笑着摇了摇头,谦逊地说道,&34;其实我也只不过是看多了,练多了罢了。再说,这精度固然高,可对于咱们种花家工人来说,也绝非不可企及。只要下定决心,任何人都能做到!&34;
这番话说得大伙儿无比受用,纷纷被李阳的谦逊和朴实所折服。原本刚刚萌发出一些自惭形秽的工程师们,此刻也似乎重新燃起了斗志。
&34;李工说得太好了!是啊,只要下定决心,我们技术工人就一定能做到他这个水准!&34;
&34;没错,今天算是长长见识了!以后我一定要在李工的指点下,把这门艺术学个通透!&34;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个个斗志昂扬。而所有的目光,此刻也都聚焦在了李阳身上,视他为当之无愧的老师和指路人。
杨厂长和张书记见状,也是由衷高兴。简直从未见过如此团结的工人阶级,这股火热的干劲,定能为厂里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4;好好好,李阳同志果然是我们厂里当之无愧的佼佼者!&34;张书记拍着掌,大声喝彩。&34;有了他这样的技术能手,我们不仅可以修复那台机床,就是全厂的设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