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之。
杀害时于谦时,朱祁镇曾下旨于言谦等人该判千刀万剐之刑,但从轻处罚,对于谦施以刖刑,砍去于谦双脚,再进行斩首。
[截取历史真实影像]
只见哪怕捆缚双手身戴枷锁鬓发散乱,仍然难掩刚正风骨的于大人,背脊挺直神情平静中带着坚毅,并无惧怕。
但到底难掩怅然,抬首看向周围哽咽哭泣的百姓,又略过百姓看向这都城的一砖一瓦,这用命艰难守卫下来的都城,看向这浩然长空。
慢慢闭上眼睛。
万般心绪齐齐涌上心头,我于谦无愧于心!
最终,于谦还是背负污名死在了自己殚精竭虑誓死血战保卫下来的京都城中。】
天幕中的历史画面定格在了浩然长空,只从画面下方溅起一捧热血,随之而来的就是百姓悲恸哀戚。
但这番让人痛心疾首的画面,哪怕没有看到行刑,但先施刖刑再斩首的描述,已是让人不忍卒读。
“朱祁镇该死!!!啊啊啊他居然说于大人该千刀万剐!还残忍折磨了于大人呜呜呜”
于大人真的是蒙大冤!他保卫京都保卫错了吗?他力挽狂澜错了吗?诬陷他谋反!这和诬陷岳飞将军的‘莫须有’罪名有什么区别!
于大人死前的神情太让人痛心难过了
,他一心为国竟然背负污名被害死了,朱祁钰就该早点把朱祁镇杀了!
清廉、刚烈、文武全才、忠心爱国,这样的人才,被胡乱构陷身亡,所有位面不论文臣武将都难以自持,痛骂出声!
众位明君更是觉得朱祁钰早该将朱祁镇无声无息杀了!但从大臣不吭声便将朱祁镇接了回来,再到夺门之变时轻而易举的功成,便知朱祁钰处境之难。
朱元璋神色难看杀气腾腾,朱祁镇这样被俘虏还叫门的废物,早该死了。能捡得一条性命,还不安分呆着,搞什么复位。又听信投机佞臣的话,残害一众忠良!我大明如此折腾下去,还能延续多久的国祚?
朱祁钰看着天幕目眦欲裂: “朱祁镇!当真无心乎!他怎么能!怎么能构陷于大人谋反,还如此酷刑加身!竟还打算施千刀万剐之刑!
说着扶住于谦,带着歉意哽咽道: “是朕连累了于大人,太上皇他、他厌极了朕。”
于谦神色沉重但不见怨怼,看到朱祁钰的自责,并不赞同: “石亨等人构陷于臣,乃是臣多年来
挡了他们的晋升之途。若没有陛下信重,臣又何来施展抱负之机,陛下莫要如此自责。如此君臣相得,心神激荡中朱祁钰神色坚定下来。
就听得喊杀之声渐近。
【将于谦杀害之后,甚至将于谦尸骨弃之,更命人将“罪名”铸了铁板而告之天下。还是心痛于谦的武将陈逵冒着被问罪的风险将其尸骨收敛。
而于谦、王文等臣死后,还有许多大臣、宦官被下狱处死。后又将于谦推荐或交好的文官,陈循、王直等臣或流放或贬谪。
之后传出朱祁镇还假作后悔、孙太后茶饭不思等言,但此等惺惺作态之下,并不曾为于谦等人平反,也不曾毁去记录“罪名”的铁板,更不曾给于谦收敛尸骨。
将一众大臣残害之后,朱祁镇也没有放过朱祁钰。 】
于大人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朱祁镇竟还要折辱于大人的尸骨!又有什么罪名可以告示天下的?编的谎话吗!朱祁镇真恬不知耻!于大人到底哪里对不起明朝了啊!竟然被这样对待?
“真是要吐了!还假模假样说什么后悔?不愧是母子还什么事后知道茶饭不思?!恶心死了,真后悔怎
么不给于大人平反!
古时重身后事,哪怕众多的贪官污吏和昏君佞臣,也极少又被这样□□尸骨,更别说是于谦这样于国有功之臣!
而铸铁板一样如此,正是因为这样的处置极为严酷,当秦桧等贪官被后世铸铁像铁板,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