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原因。</br>事实证明,最先死掉的也往往是这样的真名士。</br>嵇康在得知了王肃的经学之后,就开始对自己的经学知识产生了怀疑,实际上,嵇康这一批人的经学很多是来自何晏等名士,而何晏等人又受到了王学的影响</br>双方在经学上是完全不对等的。</br>嵇康在见到王肃之后,再三的跟他商谈了关于玄学的问题,最后,嵇康被成功说服。</br>迎着曹髦狐疑的目光,嵇康低声说道:“陛下,臣今日前来,是因为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br>“你且说吧。”</br>“昨日,平北将军派人找我,我本来是不愿意前往的,但是又担心这件事与大事相关。”</br>“他想让我们帮着他来造势。”</br>“为王戎平反。”</br>嵇康所说的这位平北将军,乃是指王戎的叔父王乂。</br>曹髦听到这番话,顿时眯起了双眼。</br>此人长期在边塞,也就是在幽州那一块,主要负责当地对鲜卑的防务工作。</br>曹髦有些警惕的问道:“他看到了他本人?”</br>“不是,来人乃是他所派遣的”</br>倘若是平北将军不告而来,那就相当于要谋反了,可若是派人来为自己的子弟平反</br>曹髦迟疑了片刻,“朕知道这件事了”</br>曹髦再次看向了嵇康,嵇康对他的好友们向来赤诚,而王戎就是他的好友之一,这大概也是对方的亲戚会找上他的缘故。</br>“难怪嵇公不愿意让外人看到,是不想背负背叛好友的恶名啊。”</br>“绝非如此,只是平北将军所召集的人并非只有我一个,故而前来。”</br>曹髦好奇的问道:“您向来重视自己的友人,这次为何选择要告诉朕呢?”</br>嵇康平静的说道:“平北将军若是因此勾结外敌,则不利于大一统,太平世不至,而仁政难为”</br>曹髦再一次感受到了王肃的力量。</br>嵇康此刻又说道:“陛下,平北将军父子多年在幽,颇有功勋,若是他没有谋反的罪行,还请您能看在他父亲的份上,饶恕他的过错。”</br>曹髦抿了抿嘴,他不能给予嵇康一个准确的答复。</br>主要还是要看王乂他自己的想法和做法。</br>王戎的死罪已经被赦免,流放到并州,这已经是极大的仁慈了,若是他的族人执意要搞平反这一套,召集众人来反对曹髦。</br>那也就不能怪自己让王雄断后了</br>曹髦平静的回答道:“此事不在朕,而在王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