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这场战争,我们绝不允许有任何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情发生。</br>如何拉澳大拉西亚人下水,我目前有两点提议。</br>其一,英国是澳大拉西亚的盟友,拉拢澳大拉西亚加入战争,英国人必不可少。</br>其次,芬兰和澳大拉西亚的关系也很亲密,我们可以从芬兰方面下手,让芬兰和德国爆发矛盾,迫使澳大拉西亚不得不支援芬兰。</br>相较之下,我更推荐通过英国人的参战,从而促使澳大拉西亚做出反应。”</br>其实说来说去,英国人的参战才是目前最重要的。</br>如果英国人都不参战的话,还能指望地球另一端的澳大拉西亚干涉欧洲战争吗?</br>只有英国人参战了,才能拉拢一系列和英国保持良好关系的国家参战,壮大法奥同盟的势力。</br>阿尔贝总统点了点头,表情虽然没有任何变化,但内心却是有了更多的想法。</br>相较于现任总理皮埃尔·赖伐尔,阿尔贝总统的主和意愿并没有那么强烈。</br>阿尔贝总统更想做的,其实是保住自己的总统宝座,让自己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r>“罗曼部长,既然你已经有了充分的计划,那么我任命你为外交访问团团长,负责和英国人商议的事情。</br>我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英国人加入这场战争,并且动用一切代价打败德国人,你明白了吗?”阿尔贝总统沉声询问道。</br>对身居高位的阿尔贝总统来说,主战派和主和派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两个派系争论的事情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顺应民意,并且尽可能摆脱自己的责任。</br>让罗曼部长成为外交代表团团长去拉拢英国人加入战争,这明显是偏向主战派的。</br>但同时,阿尔贝总统也没有完全同意罗曼部长的提议,也对自己将来可能的主和行为留了一定的余地。</br>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如果罗曼部长能够成功,迫使英国和澳大拉西亚加入对德国的作战,那么阿尔贝总统就是坚决主战的。</br>但如果罗曼部长失败了,只剩下法国单独面对德国的话,那对不起,阿尔贝总统就是坚定的主和派,一切主战的行为都是罗曼部长怂恿的。</br>如此进退都有余地的方案,阿尔贝总统简直满意极了。在向罗曼部长下达命令的时候,阿尔贝总统的脸上也浮现出笑容。</br>虽然是满意自己计划的笑容,但在那些主和派看来,阿尔贝总统的行为,就是对罗曼部长主战想法的肯定和赞赏。</br>这也让那些主和派看向阿尔贝总统的眼神上带着愤怒,他们痛恨这个背叛者。</br>再看罗曼部长,虽然有些惊讶阿尔贝总统如此轻易就答应了自己的计划,但也没有多想,保留着军人的果敢,一脸坚定的说道:“遵命,总统阁下。”</br>1936年4月9日,法国派出了外交访问团,紧急前往英国伦敦,并且在当天宣布进行全国总动员。</br>在遥远却又很近的英国伦敦,此时也在爆发着一场关于德奥战争的争吵。</br>对于这场战争,英国人是想看到的,但又是不想看到的。</br>对英国人的地区平衡政策来说,德意与法奥之间爆发的战争,是一场相当完美的地区内耗,能够加强英国对于欧洲的控制。</br>但要命的是,此时的欧洲实力已经不太平衡。吞并了波兰的德国,明显已经是除大英帝国外最强大的欧洲国家。</br>再看看对抗德国的法国,国内主和派占据了政府的绝大多数,就连法国民众也大多都是主和派。</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