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枪装备到以班为单级的作战单位,还能够大幅度加强澳大拉西亚军队的火力。</br>在这样的猜想下,军工专家们对于轻机枪开始了大力研发。</br>相较于重机枪来说,轻机枪更加注重灵活性和便携性,因此对于整个机枪的理念都需要进行改变。</br>首先是供弹方式,相较于重机枪所使用的布袋弹链,设计一个便携有效的,并且易于更换的弹仓才是轻机枪的最好选择。</br>作为著名的轻武器射击专家,勃朗宁在阿瑟的支持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并且最终设计出了专攻轻机枪使用的圆盘式弹仓,在稍微影响机枪手视线的代价之下,成功换取了足足36发的弹量。</br>这支经过改进和重新设计的轻机枪,被军工厂命名为勃朗宁-1导气式轻机枪,简称为bln-1机枪。</br>虽然储弹量远远大于步枪,但相较于使用弹链的重机枪来说,只有36发的子弹储量,毫无疑问大幅度降低了机枪的火力。</br>虽然便于携带,但在阵地战的时候就远远落后于重机枪的作用,并没有达到勃朗宁兼顾重机枪火力的预期。</br>因此,在此基础之上,勃朗宁又对供弹方式进行了改进,研发出了使用弹链供弹的轻机枪,并且将其命名为bln-2机枪。</br>从外观上来看也没太大的不同,就是取消了圆盘式的弹仓,改为了使用弹链进行供弹。</br>弹链供弹可以让bln-2机枪的火力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火力能够远远超过bln-1机枪。</br>唯一的不足就是,因为总体上仍然是轻机枪的设计,如果长时间开火会导致枪管过烫,甚至整个机枪会炸膛。</br>不过,长时间大范围应对敌人的扫射,以及对整个集团军的火力压制都是重机枪的任务,轻机枪主要负责的是对小规模军队的火力输出,一般也不会存在长时间扫射的情况。</br>想要靠轻机枪完全取代重机枪根本不可能,这两种机枪设计各有应用场景,但毫无疑问都能大大丰富澳大拉西亚的武器体系。</br>今天的第一项测试,就是针对这两项新的机枪的测试。</br>其实说是测试,不如说是对阿瑟和军队高官的展示。</br>因为早在军工厂测试期间,就对这两挺机枪的性能进行了大范围的实验,已经能够保证基本不会出现问题了,才会正式的邀请军队高官和阿瑟前来观看。</br>要不然,阿瑟是不可能为了一挺还没有经过实验的机枪,亲自赶来观看一场没有必要的测试的。</br>观看完整个机枪测试以后,包括阿瑟在内,对于这两挺新的机枪的优缺点都已经很是明了。</br>bln-1机枪总体设计很是轻便,甚至重量维持在十公斤以下,一个士兵就能够轻易的拿动。</br>但缺点也很明了,因为只有36发的装弹量,导致一阵快速的射击之后,就必须要进行弹匣的更换。</br>在作战中,机枪是非常强大并且可靠的火力来源。因为弹匣更换导致的机枪火力的中断,在作战中是一个严峻的问题。</br>劳尔部长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那就是尽量搭配装弹量不同的弹匣,来避免敌人在有经验之后,对于机枪更换弹匣的预判。</br>当然,这一点还需要机枪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更改。有些情况下,并不是子弹打完再换弹夹才是最好的情况。</br>虽然这么做会减小后勤的压力,但对于战争来说,就让敌人更容易预判更换弹夹的时间了。</br>让更换弹匣的时间变得不确定,就能够让敌人不能轻易预判更换弹匣的时间,机枪的存在也会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