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时隔八年,澳大拉西亚终于迎来了又一次内阁选举。1914年爆发的战争让这届内阁政府被迫持续到了1917年,随后又碰到了1918年的美国流感,直到现在才重新开始新一轮内阁选举,相较于上一次内阁选举正好过去了八年,也就是两个任期。</br>值得一提的是,战时内阁并不进入内阁成员们的任期统计,这也代表着有不少的内阁成员可以重新选举,继续争夺内阁的宝座。</br>像现任首相肯特,虽然已经是澳大拉西亚任职最长时间的首相,但仍然只算作一届,还能继续寻求连任。</br>像农业大臣马克这样的只连任了两届的内阁成员,仍然可以寻求连任第三次的机会。</br>只不过,有人欢喜就有人忧。威利自从1903年就任医疗大臣以来,已经成功连任三届,任期长达16年的时间。</br>这也算是跟着阿瑟的元老之一,在澳大利亚公国时期就已经是阿瑟的左膀右臂。</br>澳大拉西亚能够将医疗水平赶上欧洲,威利功不可没。但其实也无可奈何,毕竟宪法规定,每任内阁成员最多连任三届,威利不得不离开澳大拉西亚政治的中心。</br>但不管怎样,阿瑟永远不会忘记澳大拉西亚的这些功臣们。医疗大臣威利离开内阁几乎已经成了必然,上次威利受封爵士,等到新一轮选举结束,也是时候往上提一提了。</br>一个男爵的爵位来奖赏这位为国家奉献十六年时间的大臣,也算是理所应当。</br>早在威利之前,澳大利亚第一,第二任首埃文;以及第一,第二任民生大臣,第三任首相瓦尔特;第一,第二任国防大臣,第一任国务大臣,现任首相肯特,都被授予了男爵爵位,奖赏他们为国家辛苦付出的贡献。</br>那些殖民地时期的总督们,澳大拉西亚前两任的内阁官员,也基本都被授予了男爵和爵士爵位。</br>虽然这些人不算是从英国跟着阿瑟来澳大拉西亚的从龙之臣,但对于阿瑟的统治十分尊敬,也没有任何杂念,对他们的奖励也是应该的。</br>这也造就了一个比较奇特的现象,内阁成员凡连任两任以上,至少也会获得爵士的爵位来奖励他们的贡献。</br>正因为如此,更加刺激了内阁成员们想要连任的决心。连任不仅代表着继续呆在内阁这个国家权力的中心,这也代表着能将自己的地位更进一步。</br>这对于像民生大臣菲利普,治安大臣罗伯特等一系列只有一届任期的内阁成员们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br>哪怕只是爵士的爵位,那也代表着澳大拉西亚的贵族阶级。无论是在什么时候,贵族和平民终究是不一样的。</br>哪怕只是一个荣誉头衔,也决定了在身份地位上已经和普通人拉开了差距。</br>随着时间的推进,澳大拉西亚的选举气氛也逐渐浓烈了起来。</br>虽然只是在众议院进行选举,但整个澳大拉西亚都在密切关注着选举的情况。</br>其实这也正常,毕竟新一届内阁政府也决定着接下来四年时间内除了阿瑟之外,澳大拉西亚政府权力最高的几个人。</br>因为相较于上一次选举已经过去了八年的时间,这八年的时间里,各大政党,无党派人士都经历了太多的变化,谁也不敢确定最后的选举结果是怎样的。</br>如此一来,选举的不确定性也让这次选举增加了一些话题和热度,毕竟如果是人选早已预定的选举,又有谁会平白无故的关注呢?</br>在这次选举之前,阿瑟和部分内阁官员早有沟通。</br>首先是阿瑟的心腹之一,现任首相肯特。肯特首相是肯特管家的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