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但真正能够吸引多少移民,还得看澳大拉西亚政府的努力。</br>英国人惦记着澳大拉西亚的坦克和飞机技术,澳大拉西亚也同样惦记着英国人的军舰建造技术。</br>肯特首相也提出了和英国加强军舰建造方面的交流,特别是主力战舰的建造,比如各国已经有些眉目的航空母舰。</br>在军舰建造方面和英国人合作澳大拉西亚是完全不亏的,因为英国人是第一个建造无畏舰,超级无畏舰,甚至是航空母舰的国家。</br>特别是在这个时代,美国的军事力量并没有大幅度崛起,英国人的造船技术仍然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至少在二三十年内都会是这样。</br>总的来说,劳合乔治首相和肯特首相对于这份新的盟约都相当满意,双方也算是各取所需,两人的脸上也都布满了满意的笑容。</br>在签订盟约之前,肯特首相也提出了自己的最后要求,就是和大英帝国在中东殖民地的交换。</br>交换的范围是在波斯湾沿岸,目前,大英帝国控制着伊拉克,阿联酋和也门,澳大拉西亚控制着沙特波斯湾沿岸,卡塔尔和巴林。</br>虽然目前看来科威特的地区更加适宜发展,还拥有更多的人口。但阿瑟更加清楚,阿联酋地区也就是现在的休战诸邦拥有更加丰富的石油资源。</br>相较于紧邻伊拉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科威特来说,更加广袤,拥有更多石油资源的休战诸邦才是阿瑟真正想要的。</br>如果用科威特来交换阿联酋,英国能获得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扩大伊拉克地区的发展潜力。</br>澳大拉西亚也能实现阿瑟的目标,占领更多的波斯湾沿岸石油区,为澳大拉西亚争夺更多的石油储备。</br>不夸张的说,中东地区占据世界石油六成以上,波斯湾沿岸占据中东石油六成以上。</br>劳合乔治听到肯特首相的要求之后,并未着急点头或者拒绝,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科威特拥有平原区和更多的人口,你们为何要用它来换休战诸邦呢?”</br>休战诸邦相较于科威特来说没有任何优势,唯一的优势或许就是紧邻霍尔木兹海峡,能够更有效的控制波斯湾。</br>但问题是,劳合首相不相信澳大拉西亚的目的是控制波斯湾,毕竟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和势力也就英国,澳大拉西亚和伊朗三个。</br>说白了,列强国家也就英国和澳大拉西亚两个,还都是盟友,澳大拉西亚不可能傻到光明正大的强行控制波斯湾沿岸。</br>如此一来澳大拉西亚更换殖民地的请求就变得有些意味深长。劳合首相在尚未得知澳大拉西亚的真正目的之前,也不敢擅自做决断。</br>当然,更换殖民地这么重要的事情,也不是劳和乔治首相一个人就能够说了算的。</br>至少得经过英国政府和上下议院的点头同意,在表面上还得经过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同意。</br>“科威特殖民地虽然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的澳大拉西亚也没有精力来发展这片地区。你知道的,乔治首相,阿瑟陛下有迁都的打算,新首都的建设和发展,可远远要比殖民地的发展来的重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想要更加稳定的殖民地,人口更少的休战诸邦就很合适。”肯特首相不慌不忙地解释道。</br>“同时,也是为了展现盟友的诚意,我们也乐意让贵国掌控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来主宰中东地区的局势。请放心,我们的目的从来都不是霍尔木兹海峡。贵国仍然可以保留霍尔木兹海峡的部分岛屿,整个波斯湾是属于澳大拉西亚和大英帝国的。”</br>听到肯特首相的解释,劳和乔治首相这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