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所组成的纯德国军队。</br>本来那个德国集团军因为两次战役抽调,导致少了大约两个军的兵力。</br>但因为这15个德国师的填补,让这个德国的集团军重新恢复满员的状态。</br>无论是德国人还是奥匈帝国都很有信心,认为这个已经满编甚至有些超编的集团军能够很轻松的将澳大拉西亚人独阻挡在阵地之外。</br>清楚前方这支精锐军队的战斗力之后,托马斯将军也没有大意,将原本的进攻计划改为了大面积轰炸,并且派出一支军队迂回包抄,尽量切断敌人向这片防御阵地运输物资的渠道。</br>这时候,澳大拉西亚提前准备的200多万发炮弹就有了作用。在2000多门火炮全力轰炸的前提下,这些炮弹储备愣是支持了十多天的时间。</br>再加上来自天空飞艇和轰炸机的轰炸,单单在这片防御阵地,澳大拉西亚就消耗了近300万发炮弹。</br>很明显,如此大规模的轰炸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哪怕是战斗力极其强大的德国人,也会畏惧如此大规模的炮弹轰炸带来的伤害。</br>德国人也是人,他们有所恐惧也是正常的。毕竟之前都是德国人对于其他国家进行火力压制和大面积轰炸的覆盖,如今还是第一次尝到这样的轰炸带来的威力。</br>如此大规模的炮弹向着面积并不大的防御阵地砸去,不仅将防御阵地所在的山头削平了好几米,同样也给阵地上的德国军队造成了大量的伤亡。</br>到了十多天后的3月14日,原本郁郁葱葱的小山只剩下焦黑色的土地,还有血液和各种碎块混成的红色小溪。</br>在一辆辆由拖拉机改装成了第一代坦克的掩护之下,巴尔干联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br>这样的坦克并不同于英国人的坦克,因为主体是拖拉机的缘故,性能还是有一定的保障的。</br>虽然速度同样也不快,但趴窝的概率要比英国人的坦克低很多。</br>澳大拉西亚总共出动了将近200辆坦克,趴窝的数量不足20辆,也就是不到十分之一。</br>在经历长达十多天的轰炸之后,德国人的心态本来就有所动摇。</br>如今再面临可以抵挡子弹扫射的大家伙,心态顿时就有些崩溃。</br>除了澳大拉西亚军队第一天的尝试进攻之外,这些德国人就没有怎么看到澳大拉西亚军队的身影。</br>但敌人的炮弹却给己方造成了大量的伤亡,这种看不到敌人却被敌人追着打的局面,一些德国士兵不知道如何反击。</br>眼下好不容易敌人有进攻的打算,领头的却是数量众多的钢铁家伙。</br>这些钢铁做成的大块头对于子弹有着很好的抵御,炮弹想要精准命中这些家伙的概率也很低,德国军队一时之间没有太好的办法。</br>眼看着敌人的军队离得越来越近,德国指挥官也只能无奈下达了撤退的命令。</br>1917年3月17日,西方面军正式包围萨格勒布,这也代表着巴尔干战线军队的进攻已经获得了超过一半的进度。</br>或许是因为眼看着澳大拉西亚军队都要单独将奥匈帝国打败,意大利人顿时坐不住,立即也跟着发动了战役。</br>意大利人计划投入至少50万作战部队,先由北攻克特伦托,因斯布鲁克地区,随后再掉头往东,攻占伊斯特拉的的里亚斯特,随后和澳大拉西亚军队会师在克拉根福。</br>甚至意大利军队还有着别样的野心,如果可以的话,他们还想占领整个斯洛文尼亚地区,将自己的边境线控制在萨格勒布以南,甚至占领整个达尔马提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