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br>虽然奥匈帝国可调动的军队高达80万,但真正能够信任的军队绝对不超过50万。</br>如果让那些波斯尼亚人组成的军队和巴尔干战线的军队交火,恐怕这些波斯尼亚人的投降是不可阻止的。</br>因此,奥匈帝国首先要做的,如何避免让这些少数民族组成的军队和敌人正面交锋。</br>“陛下,我建议和德国南部军队进行一定规模的调防。如果能够和德国军队进行至少15到20个师的换防,我所面临的问题就会得到一定的缓解。”瓦德史泰登建议到。</br>让德国人来对战巴尔干战线军队和意大利人,绝对要比奥匈帝国军队对战这些人靠谱。</br>一来奥匈帝国军队内多民族的混乱已经是个严重的问题,二来奥匈帝国士兵的作战能力远远比不上德国。</br>但也正因为如此,让卡尔一世产生了一些忧虑:“参谋长阁下,德国人真的会答应我们的要求吗?要知道,我们的军队和德国军队的战斗力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这样做对德国人来说并没好处。”</br>“他们会的,陛下。”瓦德史泰登坚定的说道:“如果德国人不想看到我们因为战败而退出战争,他们就必须接受我们的要求。我们不仅是为了自己而战,同样也是为了整个同盟国而战。”</br>奥匈帝国是目前德国唯一的盟友,也是除了德国之外,同盟国唯一的成员。</br>如果奥匈帝国退出战争,并不只是德国单兵奋斗这么简单。</br>首先,同盟国的列强数量只有一个,相较于协约国的五大列强是五倍的差距。</br>其次,就连奥匈帝国这样的列强国家都抵挡不住协约国的进攻,还有哪个国家会帮助德国呢?</br>只要奥匈帝国投降,在其他国家的眼中,德国投降也只是时间问题。</br>作为德国一直以来的坚定盟友,奥匈帝国早在利益关系上和德国进行了绑定。</br>奥匈帝国的投降会给德国在国内外都造成剧烈的打击,这是德国人绝对不愿意看到的,并且也不会坐以待毙。</br>听到瓦德史泰登这么说,卡尔一世这才放心的点了点头,随后郑重其事地询问道:“总参谋长阁下,请你如实的告诉我,我们赢得这场战争的几率还有多大?”</br>“陛下,我不敢欺骗您。目前同盟国获得胜利的可能性不到百分之三十,还得是在英法重大战略失误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除此之外,如果美国能够大力支持我,同时想办法让俄国退出战争,且策反意大利和澳大拉西亚其中一个,或许有可能取得这场战争的正面胜利。”瓦德史泰登仔细思考了一会,这才苦笑一般的回答道。</br>同盟国被协约国切断了海外补给线,这相当于协约国拿捏了同盟国的命脉。</br>除非同盟国能够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争,则获得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的希望十分渺茫。</br>卡尔一世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点了点头,最后又紧接着询问道:“如果只有我们呢?我是说不包括德国人的情况下,我们取得局部胜利并且结束这场战争的可能有多大?”</br>“如果不依靠德国人的话,陛下,我们获胜的概率不会超过百分之十。如果只有意大利人的话倒还好办,我们同样也面临着澳大拉西亚军队的进攻,还有那些该死的巴尔干联军,以及牵制我们的俄国军队。我们不可能凭我们自己的力量就击败他们,想要在胜利的前提下独自和平是不可能的。”瓦德史泰登继续说道。</br>“这么说,我们输掉这场战争几乎已成必然了吗?”卡尔一世仿佛如释重负一般松了一口气,不由自主的说道:“继续战争也是输,或许还要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