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陛下。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澳大拉西亚的武器装备并不逊色于德国,他们自己的战斗力更是遥遥领先德国的飞机。如果我们在前线能够拥有更多的飞机,能够挽回不小的劣势。这并不是我的想法,而是西南军参谋部在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和分析之后得出的最终结论。”阿列克塞耶夫处事不惊的回答道。</br>这还真的不是阿列克塞耶夫无的放矢,俄国前线的现状确实就是这样。</br>装备了澳大拉西亚武器装备的军队,至少在武器装备和火力方面,并不逊色于德国军队。</br>但只装备俄国自己制造的武器装备的军队,在武器装备和火力方面与德国军队有着不小的差距。</br>至于在飞机方面,俄国确实有着自己的国产飞机。但这些飞机大多都是小作坊生产的,安全性能并没有得到保障。</br>实际早在两年前,就有俄国的私人作坊联系到军方,想要向军方出售自己的飞机。</br>那时候,各国对飞机的研究都不多,俄国本来以为自己能走在各国飞机研究的前面,没想到俄国的飞机根本经不起实际实验。一共实验了三次,就坠毁了两次,还有一次也极其危险。</br>这让俄国军方紧急叫停了飞机的实验,俄国的飞机发展也并未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br>这也导致虽然目前俄国确实有一些国产飞机,但只要是俄国的国产飞机,除了生产飞机的作坊的试飞员之外,没有任何人敢乘坐这样的飞机。</br>再加上澳大拉西亚出口的飞机的先进性能,大量购买澳大拉西亚的飞机的策略没有任何问题,也是俄国空军目前唯一能够做的。</br>最终,尼古拉二世点了点头,同意了阿列克塞耶夫所提出的购买装备的需求。</br>更多的购买澳大拉西亚的武器装备对俄国来说也不算是坏事,反正军费是要花的,不如直接花到刀刃上。</br>再加上阿列克塞耶夫所提出的后勤问题,已经让尼古拉二世对资本家和后勤部门不满。打压打压资本家的嚣张,对尼古拉二世来说也是必须要做的了。</br>虽然俄国目前的局势确实很混乱,但这不代表尼古拉二世就会认为他会丧失最终的权利。</br>在尼古拉二世的眼中,敲打敲打资本家和后勤官员,无非也就是顺手而为。</br>甚至只要前线的状况好转起来,俄国的混乱就会被再次解决,他也就能高枕无忧。</br>但事实确实如此吗?恐怕未必。</br>哪怕是看似拧成一团的沙皇政府,其实内部都有着不少的斗争。在俄国的政治思想中,存在着两个互相对立的思想派别,分别是统一斯拉夫派和西方派。</br>这两个派别几乎涵盖了绝大多数俄国官员,也在影响着最高层,也就是尼古拉二世的决断。</br>首先是最好理解的西方派。俄国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但不得不承认,已经经历了工业革命和电气化革命,也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西欧,中欧国家愈加强大,位居东欧和极北之地的俄国已经逐渐展露出疲态。</br>部分俄国的有识之士认为,俄国在各方面已经落后于发达的西欧社会。</br>俄国需要团结起来,更全面的学习西方,从而缩小和西欧国家的差距,并且迅速融入到发达的西欧社会中。</br>所谓的更全面学习,不仅包括学习西欧的科技,技术和思想,也包括学习西欧的制度等。</br>西方派将俄国彼得大帝看作英雄,正因为彼得大帝学习西方的改革,才大幅度增强了俄国的实力,并且在和瑞典的争霸中击败了瑞典,成为波罗的海的北方霸主,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