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岛屿也没有那么重要。</br>法国最核心的殖民地地区,还是在非洲。在非洲殖民地不丢失的前提下,用太平洋的几个岛屿和群岛,就换来澳大拉西亚数十万作战部队的支援,让法国人少牺牲一点,这笔买卖并不亏。</br>更何况,只要战争胜利,法国人完全可以从德国获取一些土地,欧洲的土地难道还没有大洋洲的岛屿重要吗?</br>为了表达自己和英国政府的诚意,澳大拉西亚提出条件的当天,格雷部长就向英国政府发去了电报,并且请求英国政府和法国协商,尽快就这些岛屿达成共识。</br>格雷部长收到英国政府的答复,已经是好几天后的3月19日了。</br>果不其然,无论是英国还是法国,对于大洋洲的这些岛屿并不是太过重视。</br>双方都同意将大洋洲的这些岛屿转交给澳大拉西亚,来换取澳大拉西亚在战争爆发后直接加入协约国家。</br>法国人对于澳大拉西亚的加入和承诺派遣25万作战部队的计划很感兴趣,甚至还想邀请澳大拉西亚参加1913年的协约国会议。</br>协约国会议和同盟国会议自上一次召开之后,就已经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的传统。</br>如果没有特殊事项,基本每年都会召开一次。</br>而会议召开的内容和目的,就是为了根据最新的情况,来商讨战争爆发后的应对。</br>此时的欧洲各大国家已经清楚,这场欧洲战争是根本不可能避免的。</br>截止现在,欧洲各大列强为了彼此之间的竞赛,付出的资金已经数不胜数。</br>许多国家的财政已经出现了问题,哪怕现在停止军备竞赛,也会对国家的发展造成不可逆的损伤。</br>能够解决这样的状态的唯一办法,就是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来提高国内的民族凝聚力和支持度,同时,用大量的战利品和战争赔款,来挽救政府的财政。</br>“只有战争才能结束现在的局势。”这句话已经被很多欧洲列强的军方高层说出口。</br>不管各国政府的战争准备进行的怎么样,反正各国的军方已经跃跃欲试。</br>既然已经决定加入协约国,用军事方面的付出来换取澳大拉西亚在一战中更多的利益,那么接下来的协约国会议也是要参与的。</br>格雷部长也对阿瑟进行了邀请,阿瑟自然点头同意,答应参加今年的协约国会议。</br>协约国会议自1911年召开起,举办的地方也有一定的政治含义。</br>第一届协约国会议的举办地点是英国伦敦,作为协约国的核心,在伦敦举办会议也无可厚非。</br>上一年的协约国会议,也就是1912年的会议,则被放在了法国巴黎举办。</br>法国是对抗德国的桥头堡,法国要承担德国大部分的兵力压力。</br>因此,将第二届协约国会议的举办地点放在法国巴黎,不仅是彰显法国协约国第二强国的地位,同样也是在告诉所有法国人,英国和俄国会紧密的团结在法国之后。</br>按照惯例来说,今年的协议国会议会在俄国圣彼得堡召开,这也是俄国协约国第三列强应有的待遇。</br>除了这场非常有必要参加的协约国会议之外,阿瑟也打算趁着将来参加会议之时,访问英国,法国和俄国,趁机和这三个国家打好关系,还能在将来的战争中厚着脸皮占取更多的利益。</br>虽然阿瑟和俄国的关系一直不错,但阿瑟也不敢保证,状态比历史上良好的沙俄帝国会不会在这场战争中烟消云散。</br>如果失去沙俄帝国这个姻亲盟友的话,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