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中的巨兽,若隐若现,让人捉摸不透。
但如今,随着斥候们带回的情报越来越多,那层迷雾仿佛被一双无形的大手缓缓拨开,魏军的布局逐渐清晰起来。
原来,魏军竟在东南两面同时用兵,其意图之深,布局之广,令人咋舌。
6◇9◇书◇吧
尤其是东面,王双与刘晔的组合,仿佛是天作之合,他们竟然摆出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常山之蛇”阵法。
这个阵法,变化多端,首尾相顾,如同一条活生生的巨蛇,在战场上蜿蜒前行。
“常山之蛇”,这个阵法名字一出,便让汉军将领们心生忌惮。
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阵法的名字,更是魏军诱敌深入、决战野外的战略意图。
王双与刘晔,他们这是要引诱汉军出城野战,利用阵法的灵活性,将汉军一一击破。
洛阳城内,刘禅坐在龙椅之上,面容凝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思的神色,仿佛在权衡着每一个可能的决策。
“陛下,魏军东南两面用兵,东面更是摆出了‘常山之蛇’阵法,意图引诱我军出城野战。”
刘禅听了,微微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
“传令下去,洛阳四面汉军,坚守不出,不得擅自出城迎战。”
将领们领命而去,他们的身影在宫殿中快速穿梭,仿佛一道道闪电,将刘禅的命令传达到每一个汉军将士的耳中。
。。。
此刻。
洛阳城中,夜色如墨,月光稀薄,洒落在古老的城墙上,映照出一片斑驳的影子。
宫城深处,烛光摇曳,曹叡静静地坐在御案前,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这重重夜色,直视那遥远而未知的战场。
他的面容沉静,眉宇间却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那是一种对时局变幻莫测的深深担忧。
殿内,侍从们轻手轻脚地穿梭,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打扰了这位年轻帝王的沉思。
曹叡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案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那是他内心思绪的外化,每一个敲击都似乎承载着他对未来局势的权衡与考量。
他的注意力,并未如外界所料,集中在广成关或是成皋关那边的消息上。
那两路魏军的胜负,虽然至关重要,但在曹叡看来,却并非决定性的关键。
胜了,固然能振奋士气,巩固防线;败了,也不过是战局中的一时波折,不足以颠覆大局。
他真正关心的,是汉军的动向,是那位坐在大汉皇位上的年轻皇帝——刘禅。
刘禅,这个名字在曹叡心中如同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
刘禅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整个战局的走向。
因此,曹叡的目光,始终紧紧盯着汉军的一举一动,试图从其中捕捉到刘禅的意图和动向。
“陛下,广成关急报!”一名传令兵匆匆闯入,打破了殿内的宁静。他浑身尘土,面容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曹叡抬了抬手,示意他继续。
“广成关守将禀报,我军出击,之后被汉军追击,汉军攻势猛烈,我军虽奋力抵抗,但敌军人数众多,攻势如潮,形势危急!”传令兵的声音略带颤抖,但语气却异常坚定。
曹叡听了,眉头微微一皱,但随即又舒展开来。
他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传令兵退下。
这样的消息,他早已预料到。
广成关、成皋关,这两处关隘,本就是汉军进攻的重点,魏军守备虽严,但面对汉军的疯狂攻势,也难免会感到力不从心。
然而,曹叡的真正心思,并不在这两处关隘的得失上。
即便这两路魏军败了,也改变不了整个战局的走势。他真正在意的,是如何能找到汉军的破绽,如何能一举扭转战局。
“斩首战术……”曹叡低声喃喃,眼中闪过一丝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