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玄幻魔法>蜀汉> 第694章 修录汉书,正统之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4章 修录汉书,正统之争!(3 / 4)

,双手呈上关于魏国的最新情报。

大内官黄皓接过奏报,递到刘禅面前。

皇帝看了有一段时间之后。

尚书令法正紧随其后,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陛下,魏国新君曹叡登基未久,朝局动荡不安,其虽欲掌权,然阻力重重。加之魏国近年来战败连连,四面受敌,虽鲜卑之患已暂时平息,但青州、豫州、司隶等地,战事仍频,国力大损。

不过,曹叡此人,能力尚属上乘,他巧妙地将托孤重臣分派至边疆,既稳定了边疆局势,又削弱了朝中异己的力量。

同时,他编撰汉书,明为尊崇先贤,实则暗中调整官员职位,逐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势,使朝局渐渐被他所掌控。”

刘禅静静地聆听着,双手轻轻交叠于膝上,目光深邃。他的脸上没有明显的表情变化,但心中却已波涛汹涌。

曹叡,还是有能力的。

但他的能力,是守成之能,如今这个局势,他真能把握住?

不过

魏国的局势变化对于大汉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把握,全凭一念之间。

这时,大殿内响起了一阵轻微的议论声,群臣们或低头沉思,或交换眼神,各自在心中盘算着对策。

刘禅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整个大殿:“诸位爱卿,魏国之事,关乎我大汉安危,需从长计议。”

诸葛亮立于殿前,身着丞相朝服,衣袂随风轻摆,他的面容虽无表情,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却闪烁着智慧与决心的光芒。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与未来:“天下久战,百姓疲敝,皆望圣王一统寰宇。陛下,当前局势对魏国而言,已是越发不利,我等对待魏国的方式,亦需顺应时势,有所改变。”

刘禅闻言,微微愣了一下,他抬头望向诸葛亮,眼神中既有疑惑也有期待。他轻声问道:“丞相以为,需要有何种改变?”

诸葛亮面无表情,但眼神却异常坚定,他继续说道:“启禀陛下,臣的意思,便是要利用一切可用之力量,击败魏国。据臣下所知,魏国之中,心向大汉,意欲反魏投汉者,不在少数。

然而,陛下以往对待士族的态度,让他们心生畏惧,不敢轻易投靠。若能打消这些人的疑虑,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与尊重,或许伐魏之路会简单许多。”

刘禅听后,沉默片刻,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扶手,似乎在思考着诸葛亮的建议。

他的眼神时而凝重,时而闪烁,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朕对士族并无苛待之心,只是有时政策所需,不得不为之。这样,魏国士族若愿归顺大汉,他们原有的特权,在大汉同样可以享受。

但,大汉自有其规矩,他们亦需遵守。大汉与魏国,本就不同,我们的官员体系,是由士族、讲武堂以及各地学堂培养出的寒门子弟共同组成。”

对于士族,刘禅还是有警惕的。

但先让步,也不是不可以。

待到时机成熟,再以科举制逐步削弱世家势力,此乃长远之计。

如今,为了一统天下,做些必要的妥协,也并非不可。

人,总是要善变的,强如毛主席,当年国家统一战略之时,不也对常凯申投降所部做出了许多妥协?

日后再来清扫,亦是易事。

如今,早一日一统天下,百姓便能少吃一日的苦。

诸葛亮听后,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陛下年纪虽轻,但处理国事,看待问题的深度与角度,不比他差多少。

诸葛亮对着刘禅行了一礼,洪声道:“陛下圣明,能如此深明大义,实乃大汉之福。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一统寰宇,让百姓早日脱离战乱之苦。”

说完,诸葛亮转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