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在船上,见陈祖义父子上来,露出了标准微招呼,道:“陈首领不是早就觊觎咱家的宝船了吗,今日借这个机会,陈首领可以好好参观一下。”
陈祖义到现在要都还搞不明白,他今日这一仗败的这么惨是因他的诈降败露,那可就真的成傻子了。
对郑和堂而皇之的指出来,陈祖义倒是欣然应允,微微笑着道:“正有此意,郑使别嫌麻烦就行。”
“不麻烦,哪能麻烦。”
郑和好像招待多年不见的好友似的,应道:“不麻烦,怎会麻烦呢。”
“柱子,你带陈首领父子到处转转。”
柱子老实归老实,但还是有脑子的。
“好!”
在爽快应下后,不仅招了两个军卒,还给陈祖义父子带上镣铐。
陈祖义数十艘海盗船一起出动,都没打下郑和区区六十三艘。
一个败军之将虽不足为虑,但以防万一总归是没错的。
另一边,一直等着郑和消息的朱允熥,在郑和俘虏陈祖义父子打扫战场后,终于收到了郑和的汇报。
随着那电报员起身站起,朱允熥便快步迎了上去,小心翼翼问道:“好事还是坏事?”
“好”
盯着那电报员的嘴型,不等那电报员说完,朱允熥便已经了然,迫不及待的从那电报员手中接过电报。
大致扫了一眼,道:“这不是好事,这是大好事了。”
朱允熥咧着嘴,一边往老朱跟前走,一边回道:“郑和和陈祖义的大战尘埃落定了,陈祖义父子连同海盗俘虏三千余人,另有六千人被杀,剿船七艘,烧毁十几艘。”
这场大战陈祖义海盗在数量量没能优于郑和,郑和并没能打出以少胜多经典桉例。
但不管咋说,毕竟是宝船出海后的第一场战役,能取得这样完歼灭的成果已算是颇为不错的了。
朱标不满足于光听朱允熥介绍,很快亲自跑到老朱跟前,与老朱一同往电报上瞅去。
当瞧清上面的内容后,朱标露出了欣喜的笑容,道:“老四的眼光不错,郑和还真是个欧大才干之人。”
能调度六十三艘宝船,把陈祖义打得丢盔弃甲,毫无还手之力这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
听了朱标这么说后,朱允熥有些不平衡了,道:“儿子眼光不差啊,当年四叔回省亲,儿子凭见郑和区区数面,便发觉郑和一定是个能干大事之人。”
对于朱允熥的自吹自擂,老朱一向都不屑一顾。
抓住朱允熥这一把柄,反问道:“这就是你为什么能为了郑和甘愿去码头扛麻袋的原因?”
老朱总是善于抓住你的错误,然后以此充当攻击你的软肋。
被老朱重新翻起旧账,朱允熥还能怎么说,只能乖乖道:“要说眼光最好的那还得是皇爷爷,要不是皇爷爷留下郑和的性命,哪还会有今日的他的下西洋。”
这本就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老朱并没有因翻起的旧账再对朱允熥责罚。
只是,道:“让郑和把人活着带回来。”
这一战是大明第一次海上对外实战,能把敌酋带回来当着外邦使节的面公开审判,也有助于提升大明在海外诸国面前的权威。
有了这封电报,也彻底放心了。
之后的时间,朱允熥大部分都待在富明实业了。
郑和马上就要回来了,下次出海所用的东西他还没准备好。
这些东西要是不能提前准备好,势必会影响下次出海的。
这么丰厚的利益,这可耽误不起。
就在朱允熥领着富明实业如火如荼加紧赶工的的时候,老朱的一旨命令便又把朱允熥喊了回去。
这么长时间,朱允熥都已经习惯了。
他不过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当朱允熥没有任何拖泥带水,匆匆赶回去的时候,老朱和朱标都在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