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记忆中,十年后农村的劳动力依然是这一批人。</br>在地里干活,一年真的没有多少收入,现在农村家庭主要的收入来自于子女出去打工挣到的钱,靠着自家的土地,弄不到几个钱。</br>对于大部分的农民来讲,一亩地的净利润,也就是那么几百块钱的样子。</br>每户人家也都只有几亩地,在那几亩地里再怎么努力,也挣不到几个钱。</br>在严鑫的记忆中,再过两三年,村里会出现大量的抛荒面积——产出太低,地没人种了。</br>然后又过了几年,才会有承包别人家田地来种的事情发生,倒是解决了不少抛荒田地。</br>现在搞一个酸菜加工厂出来,让他们可以种经济价值更高的芥菜和豇豆,能够让他们的收入更高。</br>真要把这个项目做好了,倒真的能够让这些老农民的钱包更鼓一些,能够多攒一点钱,以后面对子女的时候也不用低声下气。</br>而且还能够创造一些工作岗位,也算是给乡亲们创收了。</br>远的不说,就现在工地上招的那几十个人,大部分都是本村村民,这也是提高了他们的收入。</br>在这工地上干活,挣的钱比在地里干活要多得多。</br>严鑫和肖爸一下车,工地上干活的人就热情的向他们打招呼。</br>有认识严鑫的,还大声的夸赞他,给村里招商引资搞了这么一家酸菜加工厂,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是真正的先富带动后富。</br>让严鑫都有一些不好意思。</br>但心里还是挺舒服的。</br>也让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这个事情给做好。</br>要不然怎么对得住乡亲们现在对他的夸赞呢?</br>他们对于这家酸菜加工厂有着很高的期望,期望着带动他们脱贫致富,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br>如果搞失败了,他们得有多失望?</br>在工地上转了一个多小时,听着肖爸介绍着工厂的建设方案,哪个地方是用来做什么的,哪个地方又是用来做什么的。</br>对于未来工厂的模样,也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br>期间和工地上的人还聊过一些,听一听他们对这家工厂的想法。</br>虽然大多数都是无效的建议,但也不乏有益的建议。</br>而且听一听乡亲们的想法还是很有必要的。</br>乡亲们还是希望在家工厂能够做好的,毕竟工厂要是垮了,他们种出来的菜就没人要了,只能继续做那种低价值的经济作物。</br>有着这样的期待,很多事情就好办了。</br>回去的路上,严鑫就很认真的跟肖爸说:</br>“这家工厂是我在老家办的第一家工厂,目的就是带领着乡亲们奔小康,意义很重大,你可一定要给我搞好!”</br>肖爸道:“你放心,我肯定会把它做好的。”</br>他仕途上走不通了,就靠着这家工厂翻身,来证明自己还是有能力的人,他当然希望把它做好。</br>严鑫又说道:“成本支出上面也不用卡得那么死,该花的钱还是得花,只要能够让这家工厂在切实带动老百姓致富的前提下实现盈利,多一些支出成本也不要紧。”</br>肖爸一喜,这是要给他更大的投资额度了。</br>当下又连忙的承诺保证,一定要把这件事情给做好。</br>在这里严鑫给他强调了两点——一个是工厂要盈利,一个是老百姓能获利。</br>而且老百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