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玄幻魔法>大清话事人> 第546章 帝国的经济逻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6章 帝国的经济逻辑(2 / 4)

旦逼反了百姓,还要靡费军费。

与其石头榨油,不如经营好上述 7省。

同时将眼光投向海外,殖民南洋丶倾销欧陆。

……

李郁在东山文官学校授课时,曾强调:

帝国的根本,只有 2件事。

一,稳定有效的官僚制度。

二,能够顺利合理地从民间活动中获得财税收入。

这两件事不出问题,帝国就可以千秋万代。

砸了一件事,但是另外一件事保住了,帝国也能维持惯性,继续前进。

……

毕业生在临行前皆被告知,陛下崇尚「无为而治」,大家到了地方上,与其挖地三尺不如无为而治。

钱粮拖欠无需苛责。

白纸黑字,详细造册记录即可。

债主不可主动放弃债主的身份,才能确保百姓们记得恩情。

但是,

对待治下不服王化者,绝不可手软。

事态紧急时各地方官可自行组织武力进场,事后报备即可,偶有出格,一概不问。

此外,

明确要求了各州县巡警数目。

省城不得超过 500,府城不得超过 200,县城不得超过 100。必须保证一半巡警在当地招募。

要求身家清白,家族人丁兴旺。

20岁以下,体格健壮,识字会写字。

……

另外一半巡警,尽量招募广东客家人。

粤北地少人多,环境恶劣。即使开了矿禁,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加之客家和广府的百年积怨,客家人很难在珠三角做工丶经商。

李郁权衡利弊,决定大举吸纳客家青年入巡警,入军队。短短一年之内吸纳了粤北青年 15000人。

15000个家庭,家里少了一张吃饭的嘴,同时多了一份汇款收入。

一正一反,立马脱困。

不敢说富裕,至少吃饭穿衣无忧。

在李郁筹划的帝国蓝图中,珠三角地区很重要,地位丝毫不亚于江南。

定位是:

工业集聚+海贸枢纽+海军基地。

为此,

一定要解决粤北客家人的生计,给广东排除隐患。

帝王的心思很深沉,但并不复杂。

帝王没有爱,也没有恨,眼睛里只有满盘的棋子和得失。

……

腾冲。

一个充满动感的地名。

阿桂率领的远征军主力浩浩荡荡开至此地。

队伍从 16万人竟然扩大到了 22万人,多出来的 6万人是贫苦百姓,扶老携幼自愿跟着走的。

乞活!

赵庄文在武昌见识过土地对于农夫的意义。

所以,

他故伎重演,说服阿桂沿途宣传:

凡是跟随远征军南下者都可分地,战兵可得 100亩,男丁可得 50亩。

简单粗暴,钩咸饵直。

一个简单的口号就卷走了无数百姓。

……

帐内,

阿桂突然低声道:

「赵先生,本王有一事不解。」

「王爷,我也不解。」

俩人对视,同时长叹。

聪明人交流就是这样,无需说透,一点就通。

俩人终究被时代所局限,想破头也不会想到吴皇是故意放他们一马,借阿桂的刀,给南洋小霸王贡榜王朝持续放血。

几千年来,中原王朝的君主从来就没拿正眼瞧过南洋的土地。

鸡肋,而且很难统治。

热带特有的时疫丶蚊虫和酷热,导致非战斗减员远远大于战场减员。

大汉丶大唐丶大明都尝试过,最终都放弃了。

像吴廷这种精打细算的商贾政权,怎麽会对贡榜王朝的土地感兴趣?

阿桂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